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6136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及探索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思想;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著名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两个实验得到的结论。2.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3.情感目标: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学习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学习难点】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方法】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驱动知识的建构。从“问题探讨”入手,逐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自主学习】(15分钟)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的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_。因此,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实验实验材料:格里菲思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一种细菌的菌体含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

3、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叫做_;另一种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叫做_。其中S型细菌具有_,_型细菌没有毒性。格里菲思推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一种活性物质“转化因子”,它能将无毒性的_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_活细菌。(2)艾弗里实验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取和鉴定。他们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到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只有加入_,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如果用_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

4、发生转化。如图:分析:S型细菌的DNA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_的作用下,利用_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增殖。具体过程如下:吸附(用尾部的末端吸附在细菌表面)注入(释放溶菌酶,向细菌内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复制、合成(以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DNA,以细菌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

5、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组装(一个蛋白质外壳装入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新的噬菌体)释放(细菌细胞破裂,释放出几个甚至几十个子代噬菌体)。2.赫尔希和蔡斯采用了_法进行实验,用_标记噬菌体的DNA,用_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这一实验证明了_。3.实验误差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讲,含32P标记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放射性为0;实际上,上清液中有少量的放射性,原因是: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2

6、)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讲,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均不能进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全存在于上清液;实际上,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DNA以外,还有_。有些病毒不含有DNA,只有蛋白质和RNA,如烟草花叶病毒。从这种病毒中提取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而蛋白质却不能,说明RNA是遗传物质。但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_的遗传物质。【合作探究】(10分钟)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是蛋白质是

7、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2.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3.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4.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5.艾弗里的实验虽然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但仍然有人提出了异议。你能分析一下这个实验存在哪些不足吗?应该怎样改进呢?【延伸拓展】(15分钟)例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

8、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规律总结(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2)凡细胞生物(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其细胞中的RNA只是遗传信息表达的媒介,但其上可携带遗传信息。(3)DNA病毒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即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例2.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 )A.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B.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

9、离C.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离心后沉淀在下部D.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规律总结(1)本实验上清液中存在噬菌体外壳与未侵染的噬菌体,沉淀物中有被侵染的细菌。(2)子代噬菌体DNA包括亲代噬菌体DNA和新合成的DNA,而蛋白质外壳全部是利用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的。例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C.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规律总结(1)探究DNA或RNA是否是遗传物质,要将DNA(或R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观察DNA或RNA的作用,实验要设置对照。(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选取了理想的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即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实质是分开研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