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故都的课文导读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5949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故都的课文导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故都的课文导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故都的课文导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故都的课文导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渴慕清静的秋士心态与细、清、真的艺术追求故都的秋课文导读故都的秋是一篇文笔洒脱、清丽秀逸的写景散文,也是一篇“以景述情,缘情叙景”的咏秋佳篇。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之一,它问世至今已近七十年,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多年来常被选入中学、大学的语文教材作为范文。作者郁达夫,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五四初期即以银灰色的死沉沦等小说,大胆描写中国留日学生的人生痛苦和情欲苦闷,真实地表现了五四青年的时代病而著称于世。作者于一九二一年十月结集出版的沉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至三十年代,经历了时代风雨与社会变革的作者,小说的数量骤减,而将其创作兴趣和精力主要转移到散文和诗词方面

2、,这一时期写下的小品、随笔、游记等,有不少都成为中国现代散文中公认的名篇,如钓台的春昼西溪的晴雨江南的冬景等等,而作者以一位江南游子的身份写下歌颂北国清秋的故都的秋,也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的北平,发表于当年九月一日出版的当代文学第一卷第三期。从写作时间上不难判断,该篇所写的秋景、秋色、秋声、秋花,都不属于北方“严厉、萧索”的暮秋季节,而属于刚褪去了暑热、涤净了火气,秋高气爽而令人心旷神怡的清秋时节。此时,南方的秋天姗姗来迟,“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

3、玩不到十足”。正是这种对于南方的秋天的遗憾与不满,促使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北上青岛,又从青岛赶来北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此篇一开头,作者就交代了他之所以对北国的秋天情有独钟的原委:“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三个词语,不仅是作者对于故都秋天之特色的高度凝练的概括,也是我们解读故都的秋的一把灵验的钥匙。“清”和“静”是相对于“浊”与“躁”而言,“悲凉”则是“热闹”的反义词。于是,我们就读出了作者之所以那样痴迷、留恋北方的清秋以至不惜贬抑南方“赏玩不到十足”的秋意的内心隐衷。作者渴慕清净安宁、远避纷争嘈杂的“秋士”心态,只有在北国故都“领略秋的过程

4、上”,才逐渐显露并清晰起来。故都的秋描写了许多故都独具的秋天的景致,从“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等北国特产;连“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秋雨过后斜桥影里人们拖腔拿调的悠闲互答;再到“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一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然而仅有细致的描绘是远远不够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名工笔画匠。郁达夫对于散文创作,有其自觉的追求和独到的见地。他曾经这样现身说法:“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既细

5、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得真切不真切了。中国旧诗词里所说的以景述情,缘情叙景等诀窍,也就在这些地方。”因此,故都的秋中所描写的秋景、秋声、秋色、秋味,都是经过了作者“慎加选择”,并非“巨细兼收”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其“清”与“真”。“真”即真切、真情,这一点作者说得很清楚,但这“清”字,则有点语焉不详。在故都的秋中,这“清”字可与此文一开头的“清”“静”“悲凉”联系起来理解,即北国秋天特有的清高、清朗、清净、清闲与清幽,使人原本浮躁、郁热、烦闷、浑浊的心绪得到净化与升华。不是么?故都的秋天,哪怕“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

6、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这样辽阔而清朗的青天之下,人的心绪沉静安详了,于是,“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清”与“静”,正是解读与领悟故都的秋的奥妙所在。惟此,作者才能在一种完全宁静松弛甚至不无闲适的心态下,将故都之秋的“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都描写得那样细密真切,连扫街的扫过槐树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也是“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了。在作者的笔下,南方的浑浊之秋与北国的清幽之秋,不仅是两重天地,两个世界,而且更是两种心态,两样意境。所以在文末便有了“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样泾渭分明的比喻;更有了如能留住北国之秋,“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心甘情愿的誓言。这些,其实都缘自秋高气爽的北国之秋,将人心中的燥热与郁闷荡涤得干干净净,使人的心境变得清朗、清净和清明的缘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