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5946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南一中月考2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01712.211. 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表明儒家思想A. 主张建立礼乐制度B. 深受宗法制的影响C. 认同情感的积极性D. 提倡人文理性精神【答案】B【解析】材料中强调了论语虽然强调的是节欲寡欲,但不是无情和绝情,这说明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文关怀,注重血缘亲情,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礼乐制度;C选项只突出了儒家对情的态度,没有体现对欲的态度;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理性”。2. 汉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

2、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由此可见A. 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B. 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C. 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D. 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力僭越中央【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看,无论是汉宣帝、唐太宗还是明太祖都格外强调地方政治的重要性,强调地方官吏是与民众接触最多的人,是联系皇帝与民众的重要的桥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地方管理的重要性,不是对官吏的管控;D选项说法错误,过于绝对。3. 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因

3、是A. 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B. 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C. 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D. 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答案】A【解析】占卜与风水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可是在宋代才广为流传。分析原因,可以得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因此占卜和风水使得人民在内心寻求安慰和解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社会动荡往往无法顾及文化方面的发展;C选项错误,理学思想不推崇占卜和风水;D选项错误,宋代佛道宗教并不是很盛行,且帝王也未有提倡。4. 康熙皇帝亲自编纂指导的御制百家姓,以孔、孟开头,“孔师阙党孟席齐梁。”这反映出A. 满洲贵族势力日益衰微B. 认同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C. 对汉族儒家文

4、化的尊崇D. 孔孟成为人数最多的姓氏【答案】C【解析】御制百家姓中以孔孟两姓作为开头,而不是以自己家族姓氏作为开头,表现出对孔子和孟子的绝对尊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康熙帝时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B选项不能从材料的出这样的结论;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5.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图标可以推断出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申报洋货商品的广告量明显多于重庆的商务日报,这说明重庆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弱于上海,所以本题

5、选择D选项。A选项无法从广告的数量来进行判断;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西化程度;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表现。点睛:本题题中给出了表格,要从表格中读取有效的信息。解答表格性的问题关键点有三:一是表格的名称或者标题;二是表格中的横纵项目栏,这是解决表格问题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表格中涉及的内容,这要与所学知识来结合,分析出主要考点,进一步解答。6.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A.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6、充满理想色彩B. 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 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 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答案】A【解析】从材料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一五计划之后在短期时间内做出非常多的计划,对将建设项目和将建成项目的预期太过理想,脱离了实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D选项与材料反映出的内容相违背。点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往往都会出现脱离现实的情况,因此在解答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问题时要格外注意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分析情况,与口号相对比,这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之处。7.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

7、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A. 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B.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C. 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D. 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1959-1961年这三年内中国经历了经济危难的时刻,国家采取这样的措施是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提及对轻工业的态度;B选项错误,材料的措施明显是抑制城市化;C选项错误,

8、“左”倾错误此时仍然存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给出的时间:1959-1961年,这个时间我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减少城市粮食销量,满足国民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对经济困难状况有所改善。8.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 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 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 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答案】B9. 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

9、: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A. 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 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 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 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东部商业发展繁荣,说明大西洋沿岸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这是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近代;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的问题。10.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或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

10、信念是指相信A.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 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D. 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答案】B【解析】材料中“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表明本题是找寻这些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思想都是出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宗教对他们的影响不是根本的;C、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科技的作用,而是分析其产生原因。11.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

11、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B.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D.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答案】D【解析】从赫鲁晓夫的政策上来看,前期的政策与后期的政策矛盾,而且经常改变,说明他对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思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步子过大的问题,反而是改革不够坚决和彻底;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C选项没有明确材料的含义。12. 里根1980年2月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曾经感慨地说:“如今的美国却产生了信任和信心危机,失去了朋友和敌人的

12、尊重,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A. 美国经济衰退B. 美苏争霸处于守势C. 欧盟日本崛起D. 不结盟运动兴起【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80年可以得知,里根总统所说的这句话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衰退而言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项不是主要原因;C、D选项排除,西欧日本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等事务。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

13、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消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

14、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19世纪以来,航海条例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在内容规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并分析指出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答案】(1)内容相似之处:相关规定具体、详实;以国家政权力量对贸易进行干预;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商船的利益。背景不同:政治上,中国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15、,满足统治者的经济需求;吏治败坏影响了贸易的正常进行。英国是为了扩张,打击荷兰,称霸世界。经济上,中国农耕经济发达(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并发展。(2)影响:促进了英国的航海业和商业的飞速发展(或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资本、市场条件;导致英荷战争的爆发;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原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若答航海条例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给1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内容的具体性、国家的作用、内容的发展和作用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依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政治上,中国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满足统治者的经济需求;吏治败坏影响了贸易的正常进行;英国是为了扩张,打击荷兰,称霸世界。(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北美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促进了英国的航海业和商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资本、市场条件;导致英荷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