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5892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一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语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教育课程,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就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号称“六艺”。其中“书”是识字,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是高级语文。西周至今3000余年,不谓不早,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体式和特质。当然,社会变,语文也在变。晚清洋务运动想用西方的学

2、校教育突破封建教育体制,但他们使用的模式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必须保存中国文化,洋务派们“变器不变道”。这种做法保存了传统,但也把封建糟粕带进来了。民国提倡大众教育,遵从西方模式,课程主流是新学内容,语文“道”的内容产生了新旧分歧,白话文和文言文之争慈之加剧。语文教学向大众化、现代化前进了一步,但传统精华渐渐失落,又加深了一层西化危机。1949年以后,古老的国学、西化的体制、欧美的教育理念,再加上学习苏联,古今、中外,东方、西方,感性、理性,观念和方法并不是以本国为中心的多方面优点的融合,而是多种并不兼容的杂糅相处,语文的特质未能凸显出来。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各行各业、各

3、类人都不认为语文有自己的规律,人人都能对语文发表意见,于是语文时时要面对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之下,语文变得无所适从。语法教条化、过度文学化、单纯工具化、知识碎片化等诸多语文教学问题,都是在没有弄清语文课程特质的情况下产生的。当前,找回语文的专业性,把握语文的特质是最为重要的:每一门进入基础教育的课程都有它的专业特点。越是应用广泛、无处不在的学科,只要进入教育领域,就越应该把学科内涵、外延界定清楚,否则就无法实施教学,无法评价优劣,无法衡量成效。语文是母语教育,语文应当有时代性。但更重要的是,语文一定不能丢掉民族性。母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我国语文有自身的传统和

4、特点。西方语言学认为只有抽象的语言形式是科学的,而中国几千年的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是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的话语和篇章,不能把这样的人文符号变成数理符号塞给学生。因而,完全模仿西方不适宜于语文,语文教育不能西化,不能把西化当作现代化。语文教育必须突出中国特色,越是突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才越可以立足世界。(摘编自(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追溯到有史籍记载的周代“六艺”,都属于语文课程的范畴。B. 近代以来,语文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尽管逐渐发展进步,但语文的特质却渐渐丧失。C. 语文是各门学

5、科的基础,但因为语文没有自己的规律,所以人人都能对语文发表意见。D. 我国语文是人文符号,不完全符合西方语言学认为的科学标准,因而不适合照搬西方的教育形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直接选取“六艺”为例,论证了语文教育具有的悠久历史及万变不离其宗的体式和特质。B. 文章运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演变轨迹。C. 文章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语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D. 文章逐层分析,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最后指出了改进语文教育必须保留其民族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洋务运

6、动之所以“变器不变道“,是因为一方面想突破封建教育体制,另一方面又必须保存中国文化。B. 语文要不断面对众说纷纭的要求和解释,变得无所适从,致使语文失去了它的特质。C. 只有把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语文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D. 如果想要搞好语文教育,就必须增强文化自信,突出中国特色。【答案】1. D 2. A 3. B【解析】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

7、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文中没有提到“射、御”与语文的关系,所以“都属于语文课程的范畴”范围扩大。B项,文中第二段提到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学“传统精华渐渐失落,又加深了一层西化危机”,1949年以后“语文的特质未能凸显出来”,可见选项中“逐渐发展进步”错。C项,“语文没有自己的规律”错,原谅第三段表述为“各行各业、各类人都不认为语文有自己的规律”。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开篇以“六艺”为例认

8、证了语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不能证明语文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体式和特质。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前后分句间的因果颠倒了。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

9、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那年落雪时分连俊超清晨雾蒙蒙。雾蒙蒙的时候,我们干一些不想让别人看见的事情。那时我一定还在睡梦中,否则我会看见父亲赶着母猪和一群小猪崽子在雾中行走的情形。父亲把猪从猪圈里赶出来时,在它的脖颈上狠狠地抽了一下,以示对它慢腾腾的不满。父亲很着急,他要在明亮的清晨到来之前,把猪赶出去。他尽量在雾中睁大无神的眼睛,但他仍希望雾气能更浓重些,即使人们和他撞个满怀也看不清他不安的脸庞。父亲像管理一支纪律散乱的娃娃兵一样,赶着猪走在冬雾笼罩的街道上。当把猪赶进一个小院子时,父亲松了一口气。那是一户人家多年前就废弃掉的院子,

10、草木荒芜。父亲把猪赶进去时,一定对那个凄凉的院子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他可以放心地走回家,迎接即将到来的马兄弟。当父亲还是个小老板的时候,他就是我们家的常客,而当父亲一贫如洗的时候,马兄弟依然如故地每年到我们家来只不过今年把注意力放在了猪身上。因为当小猪长大的时候,他要理直气壮地赶去抵债。然而,那个雾蒙蒙的清晨,父亲决心敷衍他的马兄弟了。他不能在来年春天两手空空地应付他大儿子的订亲大事。马兄弟像往年一样在冬天的上午把自行车停在我家的院门口。他热情地跟父亲打招呼,眼睛却关注着靠近西墙的猪圈。但他支起的耳朵并没有得到猪哼哼声的答复,因此他向西挪了两步,空荡荡的猪圈让他大惊失色。这时,母亲的哭声从厨房

11、飘了出来,穿过渐渐散开的薄雾在院子里飘荡。她凄惨的哭诉让我感到灰蒙蒙的天空也许再也亮不起来了。马兄弟对母亲的哭泣感到不解,父亲冷静地告诉他:“对不住,要让你白跑一趟了。昨夜里母猪和猪娃儿都让人给赶走了。“马兄弟皱起了眉头。“怎么会呢?”他念叨着。父亲把他请进屋坐下,叹了口气说:“村里冬天一直都很乱,咱家的院墙又矮。夜里我听见母猪叫,也没太在意。后来我听见小猪都叫了起来,就赶紧起来看看是咋回事。我开门看见三个人正往院门外赶猪,其中一个人手里端着一杆大猎枪!”马兄弟四顾无语,父亲也只顾抽烟他们沉默着,母亲忙活着,天阴沉着,北风刮着,我呆呆望着情绪低落的天空。父亲朝院子里望了一眼,他眼神中的不安和脸

12、颊上的焦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雪。母亲说了声:“下雪了。”马兄弟起身到门口仰脸张望。父亲的眼里这才燃起了希望。马兄弟推车到门口时,大片的雪花飞扬散落。父亲不停地向马兄弟赔不是,马兄弟则很痛苦地跨上了自行车。当父亲准备转身回家时,他的眼神忽然呆住了他清晨安置好的母猪领着它的娃娃们浩浩荡荡地回来了。它们哼哼着,一路小跑,从马兄弟的自行车旁经过,朝我们奔来。马兄弟停下车,回过头来。父亲低声对母亲说:“别让它们进家。”说着便上前拦截。母猪调头钻个空子,朝家门冲刺,但门口还有我和母亲这道防线。父亲抄起一根木棍挥去,母猪就围着大门口来回周旋,猪娃娃们叫唤着,在它身后绕来绕去。父亲忙乱之中还不忘朝马兄弟那边喊一

13、声:“谁家的猪;怎么跑到这来了。”马兄弟不吭声,坚定地站着。北风呼号,雪花狂舞,母猪肥大的身躯却显得尤为灵活。父亲胡乱叫骂着,挥动着木棍,跌倒又爬起,驱赶这头死心眼的猪。雪地被践踏得凌乱不堪。父亲手中的木棍终于击中了母猪,它尖叫着在雪地里奔逃,小猪们紧慈其后,父亲穷追不舍,似乎要把它们赶到天边去,他那由于过度激动而扭曲颤抖的身体在雪中趔趄地奔向远处。我忘记了那天父亲在雪地里跌了多少跤。但我那时觉得,小猪们摇头晃脑地跟随母亲在雪地里奔跑时一定很快乐,因为那是它们一生中难得的欢快时光。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一开篇,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蒙蒙冬雾”,小

14、说的情节也如同那弥漫的冬雾一样让人看不透,极大地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B.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给读者一种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真实感,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C. 这篇小说犹如一出戏剧,展现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相互依存,尺水兴波,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D. 小说塑造了一位身陷困境的“父亲”,想采取“耍赖”的方式,躲避讨债,不料“弄巧成拙”,狼狈不堪。既含有对父亲耍“小聪明”的嘲讽,又传达了对“父亲”的深深同情。5. 请分析“雪”在文中的作用。6. 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就画他的眼睛。”文中多处描写“父亲”的眼神,请找出并作简要赏析。【答案

15、】4. D 5. 营造了沉闷、凄冷的氛围。丰满人物形象。在雪花狂舞中,父亲挥动着木棍,趔趄地驱逐着返家的母猪,他那扭曲的、颤抖的、不断跌跤的身影,显示出父亲的无奈和痛苦。推动情节发展。因为下雪,马兄弟才会离开,母猪才会着急地带着猪崽们回来,如果不下雪,以上情节就无法推进。 6. “睁大无神的眼睛”表明父亲内心的忧虑愁闷。“眼神中的不安”,表明天要下雪了,父亲开始为呆在荒院中的母猪和猪崽们的安危担心。“眼里这才燃起了希望”,父亲看到马兄弟站起身到门口爷脸张望,知道讨债者马上就要离开了,心里顿时轻松起来。“眼神忽然呆住了”,在这紧要关头,母猪及猪崽的突然出现,让父亲惊恐万分,尴尬不已。【解析】4.

16、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D项,“对父亲耍小聪明的嘲讽”错,文中并无嘲讽的意思。5.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分析“雪”在文中的作用,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