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5829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学而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学案: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 Word版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中国古代的经济【高考考点定位】(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突出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等)、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等,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着重考查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同时考查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铸业、制陶业的主要成就。(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突出考查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影响。(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

2、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海禁”的成因及影响。【热点题型】热点题型一 古代农业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 B. C. D.例2.(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3、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例3.( 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热点题型二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例4.(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

4、.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例5.(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秦汉始置州 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元代为中书省辖地A B C D热点题型三 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 例6.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例7.(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

5、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A B C D例8.(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例9.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6、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热点题型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例10. (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

7、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专题八训练1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 “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 B.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C.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D.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2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

8、.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D.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3总的来说,每个王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王朝衰落的因素逐渐滋长起来。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内在趋势。最终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朝衰落成为必然,既而走向覆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就土地面言,初期土地较分散在自耕农手中,后期不断集中到地主手中B. 就税收而言,初期自耕农少税收少,后期自耕农多税收多C. 就机构而言,初期官僚机构精简有效,后期官员文化水平下降D. 就统治者而言,初期汲取前朝灭亡节俭勤政,后期没有教训可借鉴导致奢侈惰政4

9、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在客观上A. 推动了官营企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导致商品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C. 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很缓慢 D.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顺利发展5下图为唐代高昌县授田文簿。对该图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 是北魏至唐中期的基本土地制度形态 B. 它的实行表明政府职能之一是保护自耕农经济C. 受田农民拥有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和处置权 D. 它的全国实施解决了政府与民间争利的矛盾6公元9年,王莽针对“田宅无限”现象,规定:“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

10、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这表明A. 井田制对后世仍有一定影响 B. 实行土地国有制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有效办法C. 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D. 井田制度下的土地经营方式是小农经济7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8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

11、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9观察下图,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时期的史实是A. 汉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B. 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已奠定C.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D. 汲取西方科技成果的农书出版10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商贾、技艺家器皿不许用银”。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

12、皿的变化体现出A.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B.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 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D. 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11史料记载,宋代漳州一带“客户则无立锥,惟籍佣雇,不能营三餐之饱,有镇日只一饭,或达慕不得食者”。这可以佐证宋代A. 沉重的役税使得农民处境艰难 B. 人多地少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C. 雇工群体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D. 南北间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异12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这表明他A. 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C. 宣

13、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D. 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13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 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 “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C. “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14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授田制度,即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户籍中的户口数,以户口登记为前提,计户授田。这种授田制A. 促进了庄园制类型经济的发展 B. 导致了租赁关系盛

14、行C. 有利于提高受田者生产积极性 D. 消除了土地兼并隐患1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B政府直接经营一些手工行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乘原料,生产不计成本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C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主要来源D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了严重冲击A. A B. B C. C D. D16文史哲中说:“我国自明代起,棉布即逐步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中叶,已有每年约三亿匹(按标准土布每匹3.633方码计)商品布的市场,并出口国外。”但在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中,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古代社会出现这一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