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5358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怀远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7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CANa+、K+、OH、ClBNa+、Cu2+ 、SO42、NO3CMg2+、Na+、SO42、Cl DBa2+、NO3、SO42、K+2、测得某溶液中仅含Na+、Mg2+、SO42、Cl四种离子,离子个数比为Na+:

2、Mg2+:Cl4:5:8,若Na+为4n个,则SO42离子个数为( )A2n B3n C6n D8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 B只有 C只有 D4、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

3、的1/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5、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加的方法是 ( )增大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移去生成物 加入催化剂A. B. C. D.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10-6mol/L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7、已知:4NH3(g)+5O2(g) 4NO(g)+6H2(g) 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BCD8、

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A硫酸钠水溶液 B氯化铵水溶液 C硝酸钠水溶液 D氢氧化钠水溶液9、Fe(NO3)2溶液呈浅绿色 ,存在下列平衡,Fe2+ +2H2O Fe(OH)2 +2H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 ) A.平衡不移动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D.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少量W,逆反应速率减小B当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C降低温

5、度,平衡正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Z,上述反应的H减小11、下列四种溶液:pH=0的盐酸 0.1mol/L的盐酸 0.01mol/L的NaOH pH=11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是( ) A、1101001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312、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氨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B碱性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C燃料电池负极燃料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6、D除纯氧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以作氧化剂1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 )A向水中加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1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ClC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

7、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溶于盐酸:CaCO3+ 2H+H2O + CO2+Ca 2+B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 + 4Br+ 3Cl22Fe3+ +2 Br2 + 6ClC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7:Ba2+2OH+2H+SOBaSO4+2H2ODFe3O4溶于稀HNO3中:Fe3O4 + 8H+ Fe2+ + 2Fe3+ + 4H2O1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相同浓度的盐酸与氨水的混合溶液的pH=7,消耗盐酸的体积大B、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溶液的pH=8C、中和pH与体积

8、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二、填空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图1中的图像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的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1)溶液中滴入溶液至过量(2)醋酸溶液中滴入至过量(3)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至过量(4)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18、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110-3molL-1的几种溶液:盐酸、硫酸、醋酸、氯化铵、氨水、Na

9、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将、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则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 (填“”、“”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将等体积的、混合,则溶液的pH 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3)向相同体积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反应的初始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最终产生H2总量的关系为 (4)向相同体积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CH3COONa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 大小关系为 (填“”、“”或“=”,下同)19、回答下列问题:(1)0.1mol/LNa2CO3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

10、式表示)(2)氢氧燃料电池是利用氢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写出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3)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 xmol/L,c(OH-)=10- ymol/Lx与y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温度下0.01mol/LNaOH溶液的pH为(4)如图2装置,已知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a极:Cu2+2e-Cub极:Fe-2e-Fe2+该装置中原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填序号)ACu2+BNa+CFe2+DAg+(5)硫酸钡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42-(aq);25时,BaSO4的Ksp=1.1

11、l0-10,在0.1molL-1硫酸溶液中,钡离子的浓度最大可达到molL-120、 下图是部分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已知:C、D、F均为单质,其中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反应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E具有漂白性;J、K均为不溶于水的沉淀,其中J为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_;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实验室由H制备少量K的方法:是用胶头滴管吸取B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盛有新制H溶液试管底部,慢慢挤出B溶液即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5)当有1.12 L(标准状况)D生成时,反应中

12、转移的电子数为_。21、图中,P为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K,V(A)=a L,V(B)=0.8a L(连通管的体积忽略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向容器A、B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 ,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H=92.4 kJ/mol达到平衡后,V(B)=0.6a L(1)B中N2的转化率是_ A中N2的转化率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中N2的转化率。(2)A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a kJ的热量,若向A中充入2molNH3 , 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b kJ,则a和b的关系是_ (3)B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条件,c(NH3)不改变的是_ (填序号)A升高温度 B向容器充入1molAr(g)C向容器中充入2molNH3D选用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