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685151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统文化总体建设的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将继续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建设,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分为“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实施原则”、“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措施”、“实施步骤”、“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八个部分。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

2、导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基本思路 (一)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价值。 (二)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三)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常规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把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养成教育当中

3、。三、实施原则(一)全面性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二)整体性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三)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四、建设目标(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国学”教育。(二)提高语文素养。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

4、练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增加学生对书籍的阅读量,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储备,增强其语感,感受其精华,夯实语文学习的功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陶冶性情品德。通过学习教育,让学生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培养学生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四)推进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润泽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礼仪、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五)打造传统文化校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学校的基础建设中,依据传统文化特色校园的总体设计对设施设备进行改造,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五、主要内容

5、和措施(一)诵读经典,传承传统文化。1、内容学生在校期间,诵读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孝经和百家姓,大专班和本科班增加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诵读量。其中,第一学期诵读三字经,第二学期诵读弟子规和孝经,第三学期诵读千字文和百家姓,第四学期诵读论语,第五学期诵读唐诗三百首,第六学期诵读宋词三百首。2、措施(1)保证诵读时间。每个班级每周必须保证两个早读时间诵读经典,并充分利用班会、晚修或课余时间进行诵读,做到人人普及、随口能背。(2)每学期都开展班级、专业和学校层面的经典诵读比赛,做到人人参与,表彰先进。(3)组织教师编写经典校本教材,并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做到人手一册,损毁或丢失补买。(4

6、)把学生诵读经典的成效列入班级量化考核中,鼓励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5)班主任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摘抄经典,读写结合。(二)交流经典,弘扬传统文化。1、内容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兄弟院校的经典学习和交流合作,提高全体师生传统文化水平,提高师生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能力。2、措施(1)定期(每个月)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等国学视频,提高学生对经典的理解能力。(2)定期(每学期)请国学专家或教师举办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发挥经典文化育人功能。(3)定期(每学年)选派教师出去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其它兄弟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4)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经典或传统文化知

7、识竞赛。(5)学校购买传统文化书籍,以一个月为周期,定量安排各班级完成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6)引入激励机制,发动广大教师阅读诸如大学、道德经、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学经典。(三)节日教育,传播传统文化。1、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把传统节日的起源、内容、意义等的教育活动开展起来,让学生感悟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义。2、措施(1)各班级在每学年中都举办传统节日的主题班会,这些节日主要是: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孔子诞辰日等。(2)各班级每学期出两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板报。学校组织评比板报优秀班级。(3)班主任要宣讲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和

8、意义。(四)立德树人,实践传统文化。1、内容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重点对传统文化中道德和礼仪的内容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礼仪,培养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2、措施(1)摘取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和礼仪的内容,编写成校本教材或读本。(2)在教学中增加关于道德内容的课时。(3)礼仪教育和训练中要渗透传统文化“德”和“礼”的元素。(4)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要体现传统文化中“德”和“礼”的理念。(5)宣传和表彰实践“德”和“礼”的先进班级和个人。(五)活动育人,体验传统文化。1、内容组建学习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和举办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表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2、措

9、施(1)成立学习传统文化有关社团,每周开展传统文化社团活动。(2)每年组织一次传统文化的汇报演出,通过诵读、演唱、舞蹈、小品、戏剧、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诠释优秀传统文化。(3)组织学雷锋活动和“五四”青年节活动,举办成人礼,开展志愿者活动,明确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做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六)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1、内容整体设计和建设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氛围, 创建书香校园。2、措施(1)在校园公共区域印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内容。(2)在学校墙壁、走廊、过道等地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

10、名言名句、诗词歌赋等,营造传统文化氛围。(3)在每间教室布置出传统文化的元素。(4)建设2间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教室。(5)通过校报、广播站,定期、定时宣传传统文化。六、实施步骤整个建设期间从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一)前期阶段(2016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成立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成立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3、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4、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5、开展“传承美德”活动。6、开展“读千古美文、诵国学经典”活动。7、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教师培训制度和校外师资进校园制度。8、

11、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9、考察参观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活动先进学校。10、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中期阶段(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1、继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2、定期开展“传承美德”活动。3、定期开展“读千古美文、诵国学经典”活动。4、定期开展“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5、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和艺术表演活动。6、组织开展专业师资培训活动。7、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竞赛活动。8、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和论坛活动。9、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10、继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三)后期阶段(201

12、9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1、继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2、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规活动。3、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和艺术表演活动。4、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竞赛活动,组织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主题竞赛活动。5、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和论坛活动。6、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编著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集,争取申报省级以上研究课题。7、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实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七、经费预算(一)建设资金预算总量20162020年的建设预算总经费为430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投入资金2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30万元。(二)建设项

13、目总预算表1 建设项目预算总表单位:万元建设项目项目投入年 度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合计投资总预算6013310770604301编写和印刷传统文化校本材36333182购买传统文化书籍10101055403购买传统文化视频资料22422124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或讲坛55555255组织班级开展传统文化竞赛活动010101010406举办传统文化汇报表演05555207选派专业教师到其它兄弟院校学习进修传统文化知识020201010608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校本培训51010105409建设2间学习传统文化活动教室102010004010在校园公共区域印刻“三

14、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内容1020101055511在教学楼的楼梯、过道印刻或张贴“论语”等名句名言51510554012在教室里布置出传统文化的元素1010105540合 计601331077060430八、保障措施(一)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建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的建设,人员如下: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二)组建传统文化骨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骨干作用,这是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要尽快建立一支由各类志愿者组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骨干教师队伍。(三)建立建设机制。1、健全机制,加强学习建立全员动员、人人参与的内部配套政策、机制、制度和组织支撑,确保措施落实。建立学习、培训、合作交流机制,为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2、专家进校,加强指导建立专家指导常态机制,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建设专家指导小组,引进等专家指导学校项目建设。3、制定考核奖惩措施。为鼓励和调动教师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激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