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5141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A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 B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2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

2、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遵循规律,和谐处世D避世出尘,提倡包容3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A“霸道”政策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B体现依法治国的主张C旨在加强君主权力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4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5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出来。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道之

3、具是仁、义、礼和乐。这反映出董仲舒的学说A将春秋之说发展至完善B糅合其他学派而成C对传统经典的基础性较凸显D迎合儒学传统和新时代需要6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D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7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4、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C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力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是传统9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约公元前9到公元前8世纪),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A权力与金钱 B上帝和法律C民主与科学D德行与智慧10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和科学研究发现了新世

5、界,而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自我感情的欣赏发现了自己。”对材料中“发现了自己”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性的复苏B理性的胜利C教权的退场D君权的消亡11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但丁神曲在诞生 B彼特拉克在发表歌集C卢梭在宣传社会契约论D马丁路德在发表“九十五条论纲”12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天赋人权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3伏尔泰说:“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这表明他A反对专制统

6、治B主张主权在民C倡导思想自由D主张分权制衡14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个人自由权利平等民主共和主权在民ABC D1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生活问题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九章算术 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A BC D题16图16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右图作品属于 A楷书B行书C草书 D小篆1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机械装置。”完整提出这一法则的科学家是

7、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1819世纪50年代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B但丁发表神曲C牛顿创立力学体系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9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B蒸汽机C法拉第电磁感应D计算机20“该书被梁启超誉为经世著作,在当时是最详备的世界历史地理参考书,书中主要包含西方国家各种先进科技知识,被人誉为百科全书”。该“著作”的主张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8、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2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材料中“它”的指导思想是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2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B李鸿章C王韬D梁启超23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24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9、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25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A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B反映了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精华C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D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26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中体西用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三民主义 D新三民主义271905年春,中国现代化的两位先驱者严复与孙中山先生曾在伦敦就改造中国的问题进行辩论。严复主张渐进、启蒙,孙中山直言

10、不讳地答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作为“实行家”,这一年孙中山A建立兴中会,开始民主革命 B组织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C发动新军,筹备武昌起义 D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8有学者认为:“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此处的“原始动力”指A学习西方 B救亡图存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29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A宣传了推翻

11、帝制的民主思想B成为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C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30右图是毛泽东的手迹。它创作于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1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新民主主义理论3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开始改革开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进行城

12、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卷二、非选择题(33题18分,34题18分,35题16分,共52分)33(18分)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家对“人”的解读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古代中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古代希腊城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古代东西方“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6分)材料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元时期的理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做人”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东西方思想观点差异的经济因素。(2分)材料三 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