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5136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一中 2017-2018-1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一、基础(每题 2 分,共 16 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肯綮(qng) 嗔怪(chn) 麾下(hu) 被十余创(chung)B. 数阕(qu) 烽燧(su) 披靡(m) 辇来于秦(nin)C. 须臾(y) 汲用(j) 剽掠(pio) 沙洲葭苇(xi)D. 拜谒(y) 潦水(lio) 浑浊(hn) 倏忽不见(sh )【答案

2、】A【解析】试题分析:B项,“数阕(qu)”应为“数阙(qu)”,意思是几遍;C项,“葭苇(xi)”应为“葭苇(ji)”,意思是芦苇;D项,“潦水(lio)”应为“潦水(lo)”,指雨后的积水。点睛:本题考查普通话字音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2. 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 刈旗 衰鬓 踯躅 架梁之掾B. 媵嫱 玉簟 嗔目 俏拔秀丽C. 鼎铛 寂寥 粟粒 廊腰蔓回D

3、. 旌旗 木屐 迤逦 未雨绸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嗔目”应为“瞋目”,意思是瞪大眼睛表示愤怒;“俏拔”应为“峭拔”,指高而陡。A项,“架梁之掾”应为“架梁之椽”,意思是架在梁上的椽子。C项,“廊腰蔓回”应为“廊腰缦回”,意思是走廊如绸带般萦回。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 。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

4、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_ 制造的偶 像崇拜。表面上读书做学问_ ,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 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 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A. 质疑 合力 蔚然成风 货真价实B. 质疑 合作 风靡一时 名副其实C. 置疑 合力 风靡一时 货真价实D. 置疑 合作 蔚然成风 名副其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置疑:“置”是动词,“置疑”就是有疑问的意思,用于否定句中;质疑:“质”是询问、责问的意思,“质疑”就是提出疑问。文段中第一个空不是否定句,故用“质疑”恰当。合力:是指同心协力,共同出力。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

5、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文段第二个空强调“共同出力”,用“合力”恰当。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文段中强调的是表面上看一种好的风气盛行,用“蔚然成风”恰当。货真价实: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文段中强调确实存在的现象,用“货真价实”恰当。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5 月,全国县以上新城区超过 3500 个,试问,这些新城区谁来住?B.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

6、断提高;跨地域、跨 文化的出境旅游,成为中国游客的新选择。C. 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 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处理、接受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D.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 的价值标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 句式杂糅,可去掉“据”。B项,“人们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成分残缺,应改为 “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C项,“处理、接受和传递信息”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接受、处理和传递信息”。5. 填入下面一

7、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 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 世 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 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 A. 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 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 大学应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 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C. 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8、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 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D. 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 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答案】C 6. 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 “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B. “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 也是谦称。C.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 人曰死”。D. “表”即“奏表”,是古代

9、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 意,如出师表陈情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 “迁”在古代表官职变动时一般指升官,“左迁”指贬官。点睛:本题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这类题目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一般考查的主要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干支纪年、历法、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分类整理,强化记忆。7. 国庆期间,小明外出郊游并写下了旅行笔记记录沿途见闻。 下列各句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笔记中的一项是A.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

10、.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D.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国庆”在十月初,因此所给选项中,凡是写秋景的诗句都是可以写进小明的笔记中的,不是写秋景的诗句就是不能写进小明笔记里的。A项,由“菊初黄”可知诗句写的是秋天景象;B项,由“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可知,诗句写的是夏天景象;C项,由“棠梨叶落”“荞麦花开”可知,诗句写的是秋天景象;D项,由“翠叶残”“西风”可知,诗句写的是秋天景象。故答案应为B项。8. 情境不同,“月”在古人笔下承载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下列诗句中,不是借“月”抒 发“思妇怀人”之情的一项是A.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

11、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B.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C.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D.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由“羁人”可确定诗人此时身在异乡,此诗借“月”抒发的是“游子思乡”之情。B项,由“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可知此,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C项,由“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可知,诗句写的是闺中女子思念远在胡地的丈夫。D项,由“妆镜台”“捣衣砧”可知,诗句写的是闺中女子思念远方的亲人。二、阅读下文

12、,回答问题各题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 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 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 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

13、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 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 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 岂一勺之水所能移哉?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 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 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真足以启愚而立 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

14、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 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 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 风也,是为记。(选自诚意伯文集卷六,有删改)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易:轻视B. 或病其为矫心 病:认为是错误的C. 我乃奋其不畏之气 奋:奋发D. 死非我能夺也 夺:强行改变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过贪泉而饮之 项王瞋目而叱之B.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 杳不知其所之也C. 卒以廉终其身 以故汉追及之D. 故吏于其地者 籍独不愧于心乎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