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点评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5126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点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点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第2课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这节课是人教A版选修2-3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这节课有很多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凸显了教材解读的精确性与思维引导的灵活性知识的意蕴就是知识所蕴含的理性内涵,它是知识的精义和主旨所在,理解数学知识的意蕴是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韩老师在对教材的精准解读后,确立了正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利用从具体到一般和从特殊到抽象的思想方法获得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整节课的教学始终在数学建模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旨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

2、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2. 注重了概念生成的过程性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本节课在概念的生成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类比函数的表示法,表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分析各自特点,并归纳出一般定义.教师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定义概念,推导性质,建立联系,实践应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从中学会科学地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3. 强调了概念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对“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教学所能达到的水平和效果.本节课的教学中,韩老师特别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数学建模的思想贯穿在本节课始终,从上节课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用随机变量来表示,到这

3、节课进一步研究随机变量所对应的概率分布,经历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这一数学模型,并利用分布列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在研究问题5中,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举例,从大量的具有共性的实例中建立“两点分布”模型.在研究问题6的思考探究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借助分类讨论的思想,确定摸出红球数为随机变量,利用分布列研究设计中奖规则.4. 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创新性考虑到教材用“掷骰子”一个例子,抽象概括出定义不具有说服力,韩老师在这节课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增加了“掷硬币”试验,并将例2前移,作为3个引例之一,目的是让学生从多个具体实例中抽象概括出

4、定义,并为研究“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提供实例.本节课对例3的处理是精彩之处.韩老师把它作为一道实际应用问题抛给学生,先让学生求中奖的概率.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得了结果,很少有人想到用新学的分布列解决问题.但这种情况是韩老师在课前早已预设到的,此时韩老师再将 “如何设计中奖规则” 的思考问题交给学生研究,学生用图形计算器辅助计算,借助分布列研究问题,到此学生更深一步地认识到本节课所学的分布列的重要性与应用价值. 5. 突出了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的主体性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整节课教师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对于“定义概念,推导性质,建立联系,实践应用”的结构建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的参与度高,目标的达成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