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5124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港油田实验中学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二历史 第卷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一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 能返回故乡” ,然而在一战爆发当年,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就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是( )导致德国有如此巨大反差的预测。 A施里芬计划的破产,让德国陷入难以承受的长期战争的消耗 B美国的参战使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集团的方向发展 C德国海上封锁能力不及传统海上强国英国 D同盟国意大利倒戈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 A德俄之间 B德法之间 C英德法之间 D俄奥之间

2、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英俄签订协约英法签订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A B C D 4从发展的眼光看,促成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的最尖锐的矛盾是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5.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 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6.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

3、相互之 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据此回答: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 )措施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树立关税壁垒 保持货币坚挺,树立本国货币的世界货币地位 放弃金本位制,贬值本国货币 转嫁危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法西斯上台 A B C D7.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8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 德国是反对

4、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9二战时期,同日本作战的美军在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日本军部首脑将为挑起的这场战争负责。”当时日本的军部 是指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左右着日本的政局全面对政府负责 是日本法西斯政策的推动者 A B C D10在研究人们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是:英法的绥靖政策 苏联的自保政策 国际联盟的软弱性德国人们的盲目性 共产国际的号召力A B C D1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5、。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1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13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

6、的表现有 德国陷入东西 两线夹击 法西斯开始瓦解 北非战事结束 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A. B. C. D.14“他们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二战期间公开发表的这一文献中的“他们”是指 A德意日三国 B英美两国 C英美法苏四国 D组成反法西斯联盟的26国15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87次战争。其间,29次在亚洲,26 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

7、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战争爆发与民主化程度有必然的联系 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C.战争造就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 D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影响战争分布162013年12月1日,为纪念70年前一份文件的发表,中国海峡两岸都举行了盛大的活动,这份文件被认为是当今亚太秩序的基石。该文件是 A苏、中、美、英签署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中、美、英签署的波兹坦公告 C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 D苏、美、英签署的德黑兰宣言17 罗伯特杰克逊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我们的警戒包括 尽力防止

8、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至上 必须不断更新军事观念 各国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 B C D18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认识到美国利益和中国抗战的关联性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认识到中国作为潜在大国的重要性A B C D 19哲学家霍布斯说

9、:“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约组织 D朝鲜战争20联合国的宗旨有: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下列各项中,属于联合国为贯彻上述宗旨而开展的活动有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成立非殖民化特委会A B C D21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 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C安理会是唯一有

10、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22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集中体现为A常任理事国固定不变 B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C非常任理事国定期选举更换 D常任理事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23世界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启蒙思想中的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论 C.“三权分立”说 D. “天赋人权”论24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说明 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 联合同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

11、平的措施只是一种形式 联合国在摆脱美国控制的同时仍被苏联控制A B C D25美苏战略核武器形成均势是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26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段话表明美国对外力图:A、维护世界和平 B、称霸世界 C、遏制社会主义 D、控制欧洲27在美苏对峙争霸中,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是A、里根 B、肯尼迪 C、艾森豪威尔 D、尼克松28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不对

12、的是A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和平共处KS5UKS5UB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C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29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与之相关的条约是:A国联盟约 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30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3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