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685118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的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型活动现场安保管理方案为加强大型推广活动的安全保障及现场管理、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确保本项目日常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本项目安全保障工作及重大活动应急方案; (一)、安全保障工作方案:1、确定活动基本情况,提前做好预备计划、安保人员配置计划;了解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数、重点护卫对象、场地专区规划;针对特大型活动还得提前进行方案计划和预演,并报辖区派出所协助维护治安管理,确保万无一失。2、对整个活动现场场地分区管理,并根据区块功能情况进行合理安保人员配置、任务布置,3、提前进行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对容易发生的用电安全事故、人员拥挤踩踏事故、火灾事故、施工

2、建筑结构不劳等安全问题由安保主管带队现场一一排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4、督促现场用电安全及电器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止发生触电或电器引起事故。(二)、安全工作人员数量、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1、保安部负责人(1)确定活动基本情况。包括时间:整个活动时间、保卫对象活动时间。人员:参加活动人员情况,贵宾数量,贵宾级别,及随行人员情况。活动内容:活动的内容,是否有宴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地点:活动区域,保卫对象。(2)组织保安部所有人员进行前期全面准备工作。(3)安排人员对活动各个现场区块、楼层、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跟相关部门联系,紧急整顿。(4)安排预留贵宾车位,并安排专人看管。(

3、5)加派保安人员,增加保安警卫力量,准备相应数量特勤备勤人员。(6)制定活动时间值勤人员的布岗。(7)制定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治安事件应急方案。(8)提前布置安保人员进驻活动施工现场,对闲杂可疑人员进行盘查,防止蓄意破坏。2、消防中控人员(1)对各个区域进行消防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2)对有活动现场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数量是否充足,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消防隐患,有问题及时解决。(3)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有问题的及时解决。(4)根据活动现场情况,制定岗位,确保上岗人员。3、保安人员(1)根据活动现场及贵宾活动情况,增加保安人员,制定岗位,加强现场警戒力量。(2)对保

4、安人员进行活动前培训,讲解活动期间安全保卫事宜及应急处理流程。(3)制定重要贵宾随行警卫方案。(4)准备预备力量。(5)清理公司外围闲杂人员,清理预留车位的车辆。(6)负责票证检查及现场管理工作(7)负责活动现场活动期间交通管制及停车管理(8)负责搭建、活动期间安全保卫、消防等工作,负责活动期间夜间巡逻等,保障活动设施设备物资安全。负责活动现场周边安全、交通治理及其他安全防范工作 (三)、活动场所安全措施(1)、划出活动现场分区:出入口、休息区、主活动区、后台区、VIP缓冲区、安全围挡区、停车区8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适当数量灭火器。(2)、与此同时会场分别应预留2个消防车应急通道,随时准备处置

5、各种突发性事件。各区保安员在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负责现场各区消防安全工作。(3)、识别标志:保安公司统一制作保安证件进行佩戴。参会人员统一配发参会入场标志牌;(4)、活动现场路线指示牌或标志,紧急安全疏散标志;(5)、治安缓冲区情况: 主活动区现场四周应设有两层缓冲区,缓冲区之间有围挡隔挡。保障入场人员有序入场离场,方便安保人员快速机动处理问题;(四)、票证查验及安全检查措施(1)入场牌证、车证方面:参会牌证、车证分类,根据活动方需要,牌证、车证可按颜色及备注说明分类,参会人员按要求排除并配戴好入场证接受安检有序入场,车辆按照指示要求停车及行驶,严格执行认证不认车制度。(2)活动入场:

6、划定人员主入口、贵宾入口、应急入口、货车物料入口;根据指定时间提前开始入场,采取不同时间段、不同入场口、分批次入场;入场期间,每个入口根据人流量安排相应数量保安员,负责查验票证及入场安检,无证人员按活动方要求处置(或禁止入内)。(3)内场各出入口应急时根据人流情况、人员聚积情况分流人员进出,各出入口相互配合,最大厦限度保障人员分布密度均匀。(4)活动结束离场时根据事先计划安排,有序组织人员从不同出口离场,离场时特别注意人员拥挤,发生踩踏事故,并在出口安排相应安保人员组织出场人员疏散,防止人员聚积等候出现事故,同时负责出口处道路车辆交通管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五)、车辆停放及疏导措施 停车区

7、根据参会人员类别划分为贵宾停车区,参会人员停车区、活动工作人员停车区,物料货车停车区,并预留充足的VIP贵宾停车区,优先保障贵宾车辆停放入场.根据不同车辆入场证件,安排专职保安员负责车辆引导停放及停车场秩序;参会人员和贵宾、工作人员车辆分道行驶,贵宾、工作人员由保安员引导由员工、VIP通道进出。(六)、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导措施(1)各出入口秩序按第6项规定实施。主活动区分为演出互动区、展示交易区、休息区。每个区安排相应数量的保安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群控制疏导;(2)巡逻小组在规定区域进行巡逻,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上报并处理,对影响扰乱现场治安秩序行为时要立即予以制止,必要时将其带离现场或报1

8、10;配合协助其他岗位人员处理安全问题,(3)车辆出入停放按第7项规定实施,根据划定好的停车区,引导指挥车辆有序出入停放,防止发生交通事故;(4)各安全通道、重要部位固定岗安保人员要仔细观察周围情况,热情、耐心接受每个询问者,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安保主管,熟悉场地,熟知应急疏散路线及方法技能。大型活动的服务应急措施为保障大型活动现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现场秩序正常运作,活动前由安保人员负责人对活动现场及参加活动人员情况进行详细斟踏了解,根据活动类型及规模大小,认真研究活动的安保方案,对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疏散方案;并相应做好备勤人员增援计划;及时应对活动期间发生的

9、各种有关安全、稳定事件,做到对事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控制局面、减少伤害和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围: 活动开展期间,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应及时启动本预案: 1、活动场所建筑物(含临建)坍塌; 2、活动场所发生地震、火灾; 3、现场秩序失控,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4、现场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5、其它影响安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6、无理取闹故意给迁不利行为者。(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管理部及现场安保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

10、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3、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重视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活动的策划、筹备、举办等各个环节。 4、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三)前期工作:1、信息报告: 大型活动中发生安全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逐级报告上级总部行政部门,报告人视事件发展及时续报有关情况。2、先期处置: 活动的主办单位领导为本次活动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活动的组织者为本次活动的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组织者不得离开活动现场,随时掌握现

11、场情况。安全事件发生后,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在场的有关部门、人员,在上报的同时,要及时、有效、果断的开展工作,控制事态、减少损失。3、应急响应: 接报后,有关领导视情况及时启动本预案。(四)突发事件处理响应程序: 1、事件发生后,在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响应: (1)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急救; (2)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有序撤离突发事故现场,清点统计人数;提出应急时期纪律要求和防范措施。 (3)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必要时与当事人员的家属及市、区政府职能部门(比如公安、交警、消防、公共卫生部门等)取得联系,协助好救援工作。 2、及时报告: (1)突发事件发生

12、之后,有关部门或知情人员要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大概情况向现场领导报告。由现场领导根据事件性质、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和逐级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组要快速开展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在未经领导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越级报告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3、现场勘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报告人及现场目击证人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文字记录、现场拍照,掌握好知情人员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资料,为查清突发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提供第一手材料。 4、突发事件受到控制后,采取下列措施进一步妥善处理: (1)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及工作

13、人员具体情况,把各项工作落实下来,安排专人专岗负责,避免出现工作“盲点”与任务目标含糊不清的情况。 (2)通知相关人员,严防事态扩大。突发事件往往牵涉到多个人,多个家庭,乃至多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应将突发性事件的结果、大致的过程与起因等,迅速而客观地通知相关的个人或部门。 (3)在抢救现场生命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保障车辆要求,保证因突发事件受到伤害的师生能及时得到抢救。在受抢救师生稳定后再根据具体责任情况由领导班子研究处理方式。 (4)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入调查了解,统一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先期处理基本完毕之后,应该积极地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等进行详实调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由主办方,协

14、办方,供应方领导统一、客观地向外界介绍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未经同意,其他任何个人或部门都应婉言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并表示学校正在积极处理。 (5)对重大突发事件迟报、漏报、瞒报、接到突发事件通知而不及时到位处理的人员,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在突发事件发生并被控制稳定后,各小组应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并将会议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指挥部,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指挥部及现场主管班子应及时研究处理议案并消除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7)有关人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失,避免事件的再

15、发生。 (8)在拆迁现场避免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必须尽快处置,确保甲方及施工人员安全。 (9)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须尽快善后,所有人员不得泄露有关工作情况及现场事宜。(五)应急处置: 1、在现场管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领导部”:总指挥:队长(具体待定) 具体职责是: (1)、掌握突发安全事件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有关情况,下达上级指示精神。 (2)、统一调配人、财、物,负责做好处置事件的具体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负责安排值班,督促检查反馈各组工作落实情况。 (4)、调动机动车辆。 (5)、接待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2、疏导组:组长:待定 具体职责是 (1)、对大型活动开展期间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端提前进行预测、评估。 (2)、事件发生后,要以最快速度组织厂区主管等有关人员即刻赶赴事发现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