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5108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高考总复习》鲁教版江苏讲义: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晨昏线的判定,时间、日期的计算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依据各种光照图或时政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考查,以选择题为主2.对地球自转运动特点的直接考查较少,但运动方向的判定往往又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近几年,对地球运动的考查难度呈现降低的趋势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项目内容图示方向自西向东(A)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B)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周期恒星日(A):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B):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15/h线速

2、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为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为晨线。(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3)周期:24小时。(4)晨昏线的定义: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大圆圈,故又称晨昏圈。【深度思考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何区别?提示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

3、要早。(2)地方时(3)时区与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界线【深度思考2】有同学认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为当地的地方时。请判断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学法指导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1)顺口溜记忆法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2)“左右手”演示法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

4、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深度思考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提示建在南岸比较合理。因为南岸为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泥沙不易淤积。而北岸位于左岸,泥沙易淤积,不易建港。考点一地球自转特征的判定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2017江苏信息卷)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解析第(1)题,由于地球南北纬60地区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地区的一半,即837千米/小时,故而可知本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60N

6、以南地区,应属于中纬度地区。第(2)题,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除了纬度之外还有海拔高度,在同纬度条件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由于a、b两地纬度相当,但a的线速度大于b地,故而a地海拔高。答案(1)A(2)A考点二晨昏线的特点与判读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2.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

7、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自转方向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1中为晨线,为昏线,图2中EF线为晨线。(2014上海地理,1415)右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1)(2)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

8、日 D.12月22日(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120E、2326S B.120E、2326NC.60W、2326S D.60W、2326N析图过程尝试自解(1)_(2)_答案(1)D(2)C晨昏线在解题中的主要应用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地方时侧视图特别提示赤道上6时、18时是解读晨昏线图的两个重要隐含条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而不是晨线上的时间为6时;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而不是昏线上的时间为18时;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晨昏

9、线与经线才重合,这时与晨昏线重合的经线,其地方时才为6时或18时。(3)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5)确定昼夜长短昼弧:

10、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夜弧: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考法晨昏线的判读1.(2012江苏地理,3)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线 B.线C.线 D.线解析与线与北极圈相切,反映的是冬至日状况,故排除B、D。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36分6秒时,可推算出0经线地方时为17时36分6秒,180经线地方时为5时36分6秒

11、,故晨线应过180经线附近,A项正确,C项错误。答案A2.(2013江苏地理,11)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N,135E B.15S,135WC.2326N,0 D.2326S,180解析据“P地正值日出”,可知EF线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6:00,其经度约为135E。地方时为12:00的地方,其经度为135W。根据晨线的延伸方向,可知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答案B考点三地方时、区时计算运用数轴法进行时间计算1.画轴(1)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

12、,东经度越来越大。(2)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12递减到1,东时区数由1增大到12。2.定点:即将已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例如: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的地方时。解题:因东八区的区时使用的是120E的地方时,即已知点为120E,求的点为35W。图解如下:3.定差(1)确定两地的经度差。AB之间的经度差为35120155。(2)确定时间差,即1554分钟/1620分钟,转化成为10小时20分钟。(3)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

13、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4.定值(1)定向:求的点位于已知点的西边,取“”,东边取“”,即“东加西减”。(2)所求的35W的地方时6月9日20时10小时20分钟6月9日9时40分钟。特别提醒若进行区时的计算,可将定点改为定时区,其他参照地方时的解题方法。(2016江苏地理,11)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A.北京时间8点 B.北京时间11点C.北京时间14点 D.北京时间17点析图过程尝试自解_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当北京时间11点时,香港时间为10时36分,东京时间为12时20分,洛杉矶时间为1

14、9时8分,奥兰多时间为21时36分;结合各地主题公园开放时间可知,此时五城市中仅有巴黎不开放,其他四个都开放,所以B项正确。答案B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钟,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2.区时的计算特别提醒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考法一以坐标图为背景,考查时区计算(2017北京文综,1)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题。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机动车流量大的时间应该是交通高峰期。读图可知,北京时间2:00为交通最高峰,出现于上班时间前1个小时左右,根据上班时间为当地时间9: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