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细节整理背诵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4953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细节整理背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哲学细节整理背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哲学细节整理背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细节整理背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细节整理背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哲学细节整理背诵】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可以提供具体方法论的指导;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可以提供一般的方法论(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哲学的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大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一对。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

2、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正确反映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7.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8.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对规律不可改造、制造、消灭、创造,可以认识和利用。9.意识的含义:(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本质)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客观的,形式主观的)(4)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10.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做事情的依据11.(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的;认识是反复的、无限的、上升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与认识或意识的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

4、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或意识是指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可以正确的,也可以错误的,即主观同客观不一定相符合。(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是唯一满足将主观与客观相联系的桥梁的这一条件。12.矛盾观的细节:(1)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2)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也是实质与核心。(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所在。(5)辩证法的前提-坚持矛盾的普遍性(6)矛盾问题的精髓-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共性)寓

5、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例如:水果通过苹果、香蕉、梨、桔子等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3.联系观的细节:(1)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2)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运动、变化、发展(3)“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前者正确,后者错误。(4

6、)系统优化法的基本特征是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方法论是-综合的思维方式14.发展观的细节:(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区别于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扬弃)(2)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前进性(3)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发展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观15.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1)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群众路线基本内容及地位:一切为群众,一切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

7、和工作方法。17(1)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8(1)属于上层建筑的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法律制度改革;文化思想改革等;推进户籍管理体制改革。(2)属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个人所得税率调整。19.(1)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通上层建筑)(2)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人民

8、群众20.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的钥匙。21.(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或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必由之路(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也是前提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22.单元题目或课题背诵:(1)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2)寻觅社会真谛=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及改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4)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5)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