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4943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备课套餐之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第1课时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学习导航1.结合教材,概述拉马克、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贡献和局限性。2.结合教材,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学会基因频率的有关计算规律。重难点击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2.基因频率的计算。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

2、,让我们共同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内容(1)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2)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2.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评价(1)历史贡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该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以及物种是可变的,这对进化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局限性拉马克将进化原因归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这都属于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导致物

3、种的改变。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1.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答案不一定。只有环境改变导致了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了性状的改变,才能遗传给后代。2.利用拉马克的观点,如何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答案依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要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就得天天伸长脖子去取食叶片,由于“用进废退”,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1.下列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

4、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答案B解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神创论),也不是不变的(如物种不变论),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是物种不变论的观点。2.仔细分析下列现象,除哪项外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A.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B.在暗洞中生活的鼹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D.狼和鹿能迅

5、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答案D解析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达尔文学说的三个观点(2)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2.局限性(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做出科学的解释。(2)没有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如图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某种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点使用农药之前,害虫种群中有多种变异类型,为什么?答案生物变异是不定

6、向的,能产生多种变异。2.使用农药后,大量害虫被杀死,但是又不会全部被杀死,这是为什么?答案害虫种群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大部分没有抗药性,使用农药后,大部分被杀死,只有少部分抗药性个体生存下来。3.分析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抗药性强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并大量繁殖。4.C和A处的种群数量差不多,有什么不同?答案C处种群中抗药性个体的比例很高。5.该过程中,农药是诱发了害虫基因突变还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答案农药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6.该过程是人工选择还是自然选择?分析自然选择的目的是使生物更加适应自然条件,而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使生物更有利于人类。答案这属于自然选择。

7、知识整合害虫种群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大部分没有抗药性,使用农药后,大部分被杀死,只有少部分抗药性个体生存下来,这些抗药性强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并大量繁殖,农药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地自然选择。3.下图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C.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并繁殖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适应环境的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答案D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可使生物朝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而不

8、是朝向“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4.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棉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棉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C.棉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棉红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答案D解析棉红铃虫本身就存在各种不同变异,使用农药后,棉红铃虫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农药对其不同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逐代积累加强,使农药失去了原有的杀虫效果。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

9、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答案D解析达尔文学说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环境的选择是定向的。环境的作用是选择不定向的变异,不是引起生物定向的变异。题后归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进化论的核心区别是:拉马克强调环境变化导致生物主动发生变异;达尔文强调生物本来就存在各种变异,环境把适应性强的变异选择出来了。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种群(1)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不仅是生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3.基因库

10、和基因频率(1)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2)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3)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2个基因。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

11、是多少?答案A配子占60%,a配子占40%。2.子一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答案AA占36%,Aa占48%,aa占16%。3.子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答案A占60%,a占40%。4.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答案亲代基因型的频率AA(30%)Aa(60%)aa(10%)配子的比率A(30%)A(30%)a(30%)a(10%)子一代基因型频率AA(36%)Aa(48%)aa(16%)子一代基因频率A(60%)a(40%)子二代基因型频率AA(36%)Aa(48%)aa(16%)子二代基因频率A(60%)a(40%)由表可知,子三代、子四代以及若干代以后

12、,种群的基因频率与子一代一样。5.若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答案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知识整合当某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时,这样的种群称为理想种群。理想种群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

13、代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D.一个树林中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答案C解析种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即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而C项为两个池塘,属于两个种群。7.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18%、82% B.36%、64% C.57%、43% D.92%、8%答案C解析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18%1/278%57%,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4%1/278%43%。8.在某一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

14、状者为16%,则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按AA、Aa、aa顺序排列)()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38答案A解析根据基因库中隐性性状者(aa)的频率为16%,则q20.16,q0.4,而p10.40.6,根据遗传平衡公式,p(A)q(a)2p2(AA)2pq(Aa)q2 (aa)可计算出,AA的频率为0.36,Aa的频率为0.48,aa的频率为0.16。方法链接 (1)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某种群中, 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A、a的基因

15、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则:PAPAAPAa;PaPaaPAa。(2)理想条件下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理想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pqA%a%1。如果这个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那么遗传平衡定律可以表示为:(pq)2p22pqq21。p2代表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2pq代表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q2代表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即:AA%p2,Aa%2pq,aa%q2。1.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