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9章第2节 百日维新(教学素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4337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9章第2节 百日维新(教学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9章第2节 百日维新(教学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9章第2节 百日维新(教学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9章第2节 百日维新(教学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9章第2节 百日维新(教学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百日维新(教学素材)1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下列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著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名教B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C进呈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D成立保国会,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答案A解析张之洞是封建爱国官员,但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劝学篇中,张之洞依然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地主阶级洋务思想,全面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与这一时期康梁的维新思想有本质区别。219世纪末,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维新思想发展

2、成为政治运动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 B C D答案D解析19世纪末维新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显著发展:理论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实践上则是从著书立说到政治运动。3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C变更国体的主张 D大兴民权的意向答案B解析题干提供的相关材料表明了该人物的倾向性,光绪帝是大清的皇帝,其支持推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掌权和富国强兵,以西学器物来为大清所用是其本意。定国是诏4观察右图,图中的文件()A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B标志着百日维新的开端

3、C由维新派颁布并实施D宣布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百日维新由此开始。5在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没有涉及的是()A废除旗人的特权 B改革科举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改变中国的政体答案D解析在变法中,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等主张,因此,中国的政体没有改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救亡决论材料三康有为建议:“勿去

4、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完成:(1)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思想主张?(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答案(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3)材料二主张全面改革变法,而材料三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向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教材问题解答】探究与思考1

5、提示可从两个方面谈看法:一是康有为依靠君权,说明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独立领导改革的能力。二是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对推进改革不利。2提示(1)光绪皇帝所颁布的新政诏令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并没有涉及实行宪政的事项。这表明这次变法没有触动清朝的统治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即便是提出的有关新政方案,大多也没有能够得以实行。主要的还是由于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2)当然,在维新派的推动和光绪帝的着力督导下,也有些新政部署得以实行。例如,一度裁撤了一些闲散或重叠的旧衙门,设立了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等新机构;文教方面的有些方案也曾付诸议办,特别是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即使政变发生后也没有废止。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