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84312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年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7月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一、单选题1、( A )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 A、夏 B、商C、周 D、汉2、( B )学说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求,受到各国君主的青睐。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历史上开创科举制度的是(B)。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4、隋唐时期,官阶分为(C)。A、七品 B、八品 C、九品 D、十品5、五代十国时期,(D)是藩镇最核心的权力集团。A、藩兵 B、民兵 C、府兵 D、牙兵6、宋朝的枢密院主要负责(D)。A、农业 B、行政 C、司法 D、军事7、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C)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A、可汗 B、部族 C

2、、忽里台 D、议事8、明朝负责内宫事宜的机构叫( D ),是管理宦官的衙门。A、监 B、司 C、局 D、内侍省9、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B)。A、嫡长子继承 B、贵族推举制 C、预立太子 D、秘密建储10、夏的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 D)。 A、王 B、帝C、启 D、后11、(A )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A、秦 B、汉 C、唐 D、宋12、在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上,( C)的科举最为成功。A、明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13、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到京师和边境服役,又叫(C)。A、外番 B、外调 C、上番 D、下番14、五代十国时期,每个藩镇最精锐的部队是(D )。A、藩兵

3、B、民兵 C、府兵 D、牙兵15、宋朝元丰改制前,三司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超过宰相,所以又被人称为(B )。A、副相 B、计相 C、首相 D、丞相16、猛安谋克最初是女真人的一种(C )的社会制度。A、农牧合一 B、农商合一 C、兵民合一 D、纯军事性质17、下列哪个王朝废除了宰相体制?(D )A、唐 B、宋 C、元 D、明18、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A)A、军机处 B、南书房 C、翰林院 D、内阁二、多选题1、商朝的礼仪制度分为(B)和(D)。A、君臣礼仪 B、日常礼仪 C、宗法礼仪 D、朝堂礼仪2、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A)和(C)两大部分。A、察举 B、科举 C、征辟 D、

4、征用3、唐朝的地方政府机构由(ABC)组成。A、道 B、州与府 C、县 D、台4、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哪些?(ABC)A、五刑 B、十恶 C、八议 D、十议5、五代时期军阀实行野蛮统治,(AC)是其基本手段。A、滥杀 B、军事 C、滥刑 D、高压统治6、宋朝的三司由下面哪些部门构成?( ABD )A、铁盐司 B、度支司 C、赏给案 D、户部7、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AC)。A、宣政院 B、萨满院 C、大禧宗禋院 D、中书省8、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 CD )。A、汉 B、唐 C、明 D、清9、清朝刑部的主要职责包括(ABD)。A、审核各地司法案件材料 B

5、、修订律例 C、审理各地列刑案件 D、管理赋税10、清朝洋务运动的三部曲包括(ACD)。A、军事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军火工业现代化 D、工商业现代化11、商朝的官员分为两类,分别是(A)和(C)。A、辅弼重臣 B、行政官员 C、政务和事务管理体系官员 D、军事官员12、汉代的官吏大体上可分为(A)和(C)两个系统。A、外朝官 B、外服官 C、内朝官 D、内服官13、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下设机构分别为( ABC )。A、殿院 B、察院 C、台院 D、贡院14、唐朝一般通过设置(B )和( D)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控制。A、县 B、都护府 C、州 D、羁縻州15、五代时期军阀实行野蛮统治,(

6、AC)是其基本手段。A、滥杀 B、军事 C、滥刑 D、高压统治16、宋朝的基层政府有哪些?( ACD )。A、县 B、府 C、镇 D、寨17、从经济形态上讲,元朝投下主的“王国”属于(A)和( C)的复合体。A、奴隶制 B、农业 C、农奴制 D、牧业18、明代的地方区划有哪些?( BCD )。A、道 B、省 C、府 D、州县19、下列属于清朝八旗制度中上三旗的是(BCD)。A、正红 B、正黄 C、镶黄 D、正白 E、镶白三、名词解释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

7、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3、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4、通政使司:明代中央官署。掌收转奏章和官民密封申诉材料的机构。5、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6、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

8、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7、三司推事:唐朝时,特别重大的案件,须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审理,被称为“三司推事”8、羁縻府州制:是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特殊行政单位,它与内地一般府州不同,中央政府并不对其实行直接的统治,而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四、简答题1、简答汉朝监察体系的主要功能。答案要点: 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 二是保证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 三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2、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 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

9、、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3、列举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及基本特征。答: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

10、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掌是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大事;草拟皇帝诏旨并负责将诏旨下达给各级部门。军机处自雍正以后虽成为实际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权力机构,但它不是法定的正式独立的政府部门,直属于皇帝。它没有正式的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点(位于皇宫内隆宗门附近);但军机处也只能奉承皇帝旨意办事,并没有任何独立决策权力,实际上也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皇权的发展到清朝达到高度浓缩程度。 4、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

11、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5、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6、宋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答案要点:第一、机构重叠,床上架床。 第二、权力分散,职能混淆。 第三、机构臃肿、人员众多。 第四、事权不一,部门官不管本部门的事。 第五、对于官员不信任,很少给予全权。7、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答: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

12、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两者关系:宗法制与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分封制紧密结合。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得以推行的前提,而分封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贵族等级从属关,以及中国奴隶社会宗法政治或血缘政治的基本政治格局。8、列举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弊端答:(1)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君为臣纲、臣事君以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传统社会的官僚只是君主的奴仆而非民众的公仆。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必然形成惟命是从、欺上瞒下、阿谀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主义的官场恶习及长官意志、奴性意识和官本位心态。(2)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所受教育局限于经学、文学和史学等引经据典式的人文领域。缺乏自然科学和辨证逻辑思维的训练。(3)导致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双重价值观。9、清代的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与明代内阁相比有那些变化。答:清代内阁与明代内阁相比并不具备中枢性质,官居一品的内阁大学士没 有参预国家重大政务的权力,远远比不上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特别是军机处成立后,内阁的票拟诏旨等权又为军机处侵夺。内阁大学士更无什么实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