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84282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单元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 )(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2、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学过程】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背景: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大规模武装侵华的序幕,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地区也日趋殖民化。2各界救亡运动的高涨(1)1935年,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3)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

2、致抗日。3.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推动了国内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解读与点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原因:,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计划。1931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陷入困境,为摆脱经济危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导火线:日军炸毁柳条湖段铁路,诬称中国所谓,借口侵略东北。深化探究1材料 日本的军事侵略(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问题: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3、?日本当局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二、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抗战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进攻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解读与点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读:指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抗日政治力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国共合作抗日(

4、1)国民党正面战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还先后组织了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继续抗击日军。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2)中共敌后战场1937年9月,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解读与点拨“台儿庄战役”解读:是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会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台儿庄地区进行的一次战役。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后,中国

5、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深化探究2材料 日本侵略者也有家庭,也有妻子儿女,和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但是,他们侵入中国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极其残忍丧失人性的屠杀。他们把俘虏的士兵捆在柱子上,用锥子刺成血人,再用刺刀穿透喉咙;把难民捆起来,当成拼刺刀的靶子活活刺死;还轮奸孕妇,又剖出腹中胎儿,挑在刺刀上戏耍等。历史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问题:(1)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2)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什么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3)日本右翼势

6、力至今仍矢口否认这些暴行,对此你有何认识?深化探究3材料 胡锦涛在纪念对日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对日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问题:(1)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会战?各有何意义?(2)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抗战有何不同?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美国:1945年8月,在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2苏

7、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3中国:敌后军民发动大规模反攻作战。4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5历史意义(1)性质: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战争。(2)国内意义: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挽救了民族危亡,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国际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读与点拨抗日战争的特点:(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8、。(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3)两个战场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在整个抗战时期。(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深化探究4材料 谜语趣闻:谁打败了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三个谜底:屈原和苏武、共工。后来,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问题:(1

9、)你能解释“屈原”和“苏武”“共工”的准确含义吗?(2)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华佗”这一谜底吗?(3)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深化探究1九一八事变。不正确。因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是日军炸毁南满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并非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深化探究2(1)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日军意在,因而妄图用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资极其不足等。(2)从战争性质看,中日双方的战争是日本策划并发动的侵略战争。从战争中对非武装人员的态度看,日本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武装人员进行屠杀,南京大屠杀就是例证。从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看,日本在战

10、争中屠杀手段残忍,还使用细菌战、毒气战等违背国际公法的手段,并大量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破坏中国的城镇等。(3)认识:历史不容篡改,要正视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 深化探究3(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的计划;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2)抗战路线不同:中共实行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国民政府实行只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战地点不同: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敌后战场;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大型会战。深化探究4(1)“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而投降;“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武力使日本投降;“共工”: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努力的功劳。(2)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局部和全民族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消灭的日军最多。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3)“共工”。理由:在八年的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八路军在抗战后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不可忽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为共同努力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