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1)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4281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干知识】一、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1. 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 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商朝的建立: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 建立商朝. (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 实行间接管理。 2. 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起兵推翻商纣王的统治, 建立周朝。 (2)目的: 为有效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 藩屏王室。(3)概况对象: 同姓贵族、功臣和归顺的异族首领。 内容:授

2、土、授民、授职。 义务: 诸侯须服从天子命令, 定期朝见,纳贡, 服役, 带兵随从作战. 权利: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 实行再分封。(4)影响前期: 加强了对地方统治, 扩大了统治区域, 使西周成为强国。后期: 因受封者有较大的独立性, 随着王权衰弱, 造成分裂割据局面。解读与点拨“封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 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是分封诸侯, 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深化探究1 材料 问题:西周分封示意图反映出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的什么目的?二、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备1. 含义: 是以父系血

3、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 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是实行分封制的主要依托。2. 历程: 产生于夏代, 商代发展, 西周完备。3. 特点: 严格区分嫡庶长幼, 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 小宗绝对服从大宗。4. 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解读与点拨1.宗法制的概括: 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两对关系: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三点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的地位。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其影响 深化探究2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材料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感叹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