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4006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高二上学期会考练习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017.12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试编号。2本试卷共8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个小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老师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宜侯夨簋,其铭文12行126字,记述了西周康王任命虞侯夨为宜侯,并赏赐鬯、瓒、弓、箭、土地、王人、庶人等。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 禅让制B

2、. 分封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记述了西周康王任命虞侯夨为宜侯,并赏赐鬯、瓒、弓、箭、土地、王人、庶人等。”可以联系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故B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礼乐制,故C项错误。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与材料中“西周遗址中”不符,故D项错误。2.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泽贵族B. 增加税收

3、C. 削弱王国势力D. 实现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而藩国自析”可以看出推恩令的目的是要使地方王国力量削弱,故C项正确。恩泽贵族只是手段特点,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税收的增加,推恩令的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故B项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族问题,故D项排除。3. 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明代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 推行三公九卿制B. 确立三省六部制C. 增设三司D. 废除宰相制度【答案】D【解析】三公九卿制度是秦朝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是隋唐时期。明代三司是地方行政机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ABC三项排除。废除宰相制度是明

4、代为加强皇权采取的制度,所以D选项正确。4.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材料“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条约是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是解题的关键。5. 下列近代人物中,最早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施政方案的是A. 洪秀全B. 石达开C. 陈玉成D. 洪仁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制

5、定的资政新编,它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施政方案,故选D;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曾颁布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排除;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军事领袖,排除B;陈玉成是太平天国的后期军事将领,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编6. 1919年5月22日申报7版京学界重行罢课报道说:“北京中等以上之学生酝酿罢课已久,昨日起专门以上各学校已一律实行罢课,据调查所得,罢课者共有十八校,学生共三万六千人,此次举动极为迅速,故不免出人意外”此报道可用于研究A. 武昌起义B. 五四运动C. 国民革命D. 秋收起义【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919年”和“北京中等以上之学

6、生酝酿罢课已久,昨日起专门以上各学校已一律实行罢课”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故选B。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年至1927年,秋收起义是在1927年,故ACD三项排除。7.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他们所去的地区是A. 沪浙地区B. 湘赣地区C. 京津地区D. 陕甘地区【答案】A【解析】一大是先在上海召开,由于国民党的破坏,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小船上召开,BCD三项与题无关,故A项正确。8.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十四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是A. 九一八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A【解析】19

7、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标志着十四年抗日战争爆发。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故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故D项错误。9. 使下图中所示城市获得和平解放的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天津”“新保安”“张家口”可知是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C项正确。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解放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AB。渡江战役

8、是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攻占南京等地方,推翻国民党政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10.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回归已经成为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A. 政治协商制度B. “九二共识”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构想【答案】D【解析】A项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B项“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错误。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C项错误。D项结合所学可知,香港回归成为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是因为中央践行了

9、“一国两制”的构想。故D项正确。11. 某国领导人在访问中国时说:“联合公报将成为明天全世界的头条新闻我们要建造一座跨越一万六千英里和二十二年敌对情绪的桥梁。可以说,公报是搭起了这座通向未来的桥梁”该访问事件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 标志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 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联合公报将成为明天全世界的头条新闻我们要建造一座跨越一万六千英里和二十二年敌对情绪的桥梁。”可知该访问事件是尼克松访华, 根据所学可知,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A项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三大政策”之一;B项是1972 年;C项

10、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这三项与题无关,故ABC排除。12. 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执政官是A. 梭伦B. 克利斯提尼C. 伯利克里D. 亚历山大【答案】A【解析】梭伦当选为执政官是公元前594年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的时间是公元前506年,也就是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故B项排除。伯利克里当选为执政官的时间是公元前443年到公元前429年,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晚期,此时雅典民主达到繁荣阶段,故C项排除。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帝国的皇帝,故D项排除。13. 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

11、最高法院拥有A. 立法权B. 司法权C. 财政预算权D. 行政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规定,中央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会行使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大权,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故AD排除,B项正确。美国财政预算权主要由国会控制,故排除C。14. “帝国实行的不是由大臣对普选产生的立法机构负责的内阁制,而是相反,大臣对宰相负责,而宰相仅仅对皇帝负责。”该材料所描述的内容出自于A. 1848年共产党宣言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 1917年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答案】B【解析】从材料“帝国实行的不是由大臣对普选产生

12、的立法机构而宰相仅仅对皇帝负责。”可知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所学可知,1871年宪法规定,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故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A项排除。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不会出现皇帝这一称呼,故C项排除。1917年11月7日列宁起草的 告工人 、 士兵和农民书 ,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15.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A.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 北美独立战争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C【解析】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A项错误

13、。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美国,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新中国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16.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苏联等成立华约,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故选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美国在经济、军事领域采取的遏制苏联的措施,故ABC三项排除。17.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14、各国经济联系日趋密切B.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C.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D.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答案】B18.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妇织”“儿锄”分析,这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典型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村商品交换内容,因此排除A项;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只是满足自给自足为主,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D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概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19. 下图所示

15、的古代农业工具最早出现于A. 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曹魏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上图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曲辕犁,它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ABC三项排除,故D项正确。20. 唐朝僧人义净仰慕玄奘西游,到广州与波斯船主商定,船主许他随船前往印度。下列货物可能出现在他所乘坐的商船上的是A. 青瓷B. 青花瓷C. 五彩瓷D. 珐琅彩【答案】A【解析】越窑的青瓷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陶瓷,与材料的时间“唐朝”吻合,故A项正确;青花瓷出现在元朝,五彩瓷出现在明朝,珐琅彩出现在清朝,故BCD三项排除。21.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自强”这一思想的是A. 开办轮船招商局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 开办发昌机器厂D. 创办湖北织布局【答案】B【解析】从材料“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可以看出是要发展军事技术,要发展军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