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3933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峰二中2017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非常重视祭祀 B.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219世纪初期,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必须通过市场来获得口粮,这些人口包括了1000多万户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同时,中国一半以

2、上的农户不织布,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棉布。反映了当时A. 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 B.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农村商业化趋势加强3. 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 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 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C. 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 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4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A. 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 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C. 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 官府对工匠人

3、身控制非常严格5.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6.宋代对外贸易中,从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从日本进口硫磺、水银、沙金及扇子等工艺品,从高丽进口人参、绫布、文具等。这些物品的进口A.推动了国内民间贸易的发展 B.反映了政府垄断对外贸易的特征C.满足了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 D.促进了传统自然经济的松动7.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

4、(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8.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这表明 A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B土地经营权商品化C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D传统经济政策松动9.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

5、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B.根本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C.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 D.说明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10“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徽商社会地位的提升 B. 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C.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11. 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A闭关锁国清朝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重

6、农抑商自战国以来的一种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和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C朝贡贸易自秦以来中外贸易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外国朝贡与中外贸易相伴进行,中国人大量输出商品换取巨额税收D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拱作方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汉代走向成熟A. A B. B C. C D. D 12清朝梁廷枏粤海关志记载:“凡外洋夷船到粤海关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这主要反映出A. 清政府禁止对外贸易 B. 十三行专门经营对外贸易C.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清政

7、府严格管理对外贸易13.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C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 D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14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传播天主教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A. 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 B.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C. 支持了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D.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15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

8、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A. 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B. 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C. 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 D. 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16.“不应该得出结论,殖民扩张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其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对材料中关于殖民扩张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否定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B殖民扩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C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 D殖民扩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17.对英国工业革命过

9、程概括正确的是A、生产工具革命生产组织形式革命生产动力革命 交通运输革命B、生产动力革命生产组织形式革命生产工具革命 交通运输革命C、生产组织形式革命生产动力革命 交通运输革命生产工具革命D、交通运输革命生产动力革命生产工具革命生产组织形式革命18.下表是欧洲和亚洲各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变化。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地 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百分比)1750年1900年欧 洲23.262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61.110.3A工业革命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 B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C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D亚洲国家被摒弃在世界市场之外19.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

10、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早期的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20“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4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

11、世界霸权21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主要是因为 A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需要 B机器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C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 D受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2“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23.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

12、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24.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A.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25题14分,26题10分,27题16分,28题12分,共52分)25.(14分)阅读下列

13、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