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3870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9.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教案 【教材分析】第一目: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通过资料介绍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几个重要的政治力量,使学生对多极(中心)有感性认识。第二目: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讲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原因和表现、发展演变过程及意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了美、日、中、俄欧盟等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急剧变化的世界,激烈的竞争,将使得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第三目: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讲解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及中国在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如何定位和发展自己。第二目是第三目的基础,充分理解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才能更好的把握当

2、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才有利于更好的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下定位中国,发展中国。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的意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应对措施教学难点世界多极化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应对措施【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高一的学生受其年龄和知识面的制约,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知之甚少,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教学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所以,老师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情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符合高一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的特点。通过对世界多极化问题的探讨和交流,来提

3、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和表现,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意义;把握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中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掌握中国的应对措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通过教学情景的设置引发学生关注国际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培养和提高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近几年中国的内政外交的辉煌业绩,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

4、学生将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通过列举“多级”与“单级”斗争的利弊,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憎恶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渴望世界和谐共生。尊重世界多样性,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观念。【教学策略方法】【整体思路】突出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自主感受。通过课堂情景探究的设计让学生感受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突出教学情景对学生的激思作用。在本节课对多极化情景的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生生、师生探讨交流、激发了思考的愿望,表达了对霸权主义的憎恶和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强烈向往的鲜明情感,从而使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激趣导入】师:大家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生:儿童节。师:除了

5、儿童节,6月1日还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峰会即亚洲安全会议结束。在这次峰会上,美军防长哈格尔和日本首相安倍一唱一和剑指中国,而中国也毫不示地弱针锋相对给予了有力的回击。从中美日的交锋来看,国际形势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内容。展示课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展示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习重难点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用最新发生的国际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既是教学情境的导入,又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课堂检测】师:让

6、我们先完成课堂检测,检验一下我们同学的预习效果。学生完成课堂检测,教师展示课堂检测要求,课堂检测反馈表格。学生完成课堂检测后,核对答案,学科长上板反馈检测情况,统计数据,要求学生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学生再次反馈还未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检测所联系的知识点并展示知识网络。(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初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通过兵教兵的活动,促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小组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再次反馈未解决的问题,教师总结问题并回归知识点,找出本课的教学点,力求做到学生会的不再讲,学生不会的重点讲。)【问题探究】展示问题探究要求:1学科长组织本小组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6

7、-8分钟)2学科长代表小组发言,或派代表发言。每个代表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1分钟。3后面发言的小组不能重复前面小组已陈述的观点,但可以进行补充或质疑。播放视频中美日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交锋并展示探究问题,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探究问题:1.香格里拉峰会各与会国的交锋是怎样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2.你怎么看待中美日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交锋?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确保在交锋中处于不败之地?学生看完三分钟的视频后展开小组讨论,并做适当记录,8分钟后开始互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观看视频中更直观地感受世界多极化趋势,并通过捕捉视频中的关键点小组合作解决探究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捕捉提取信息的能力

8、和调动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互动研讨】讨论结束。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1.香格里拉峰会各与会国的交锋是怎样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师:视频中的美国发表美国对地区稳定的作用,毫不客气指责中国破坏地区稳定,日本呼吁各国意图遏制中国,中国也毫不客气地给予了针锋相对地反击,可以看出中美日三国在峰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明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2.你怎么看待中美日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交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师:这个交锋体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遏制中国,极力维

9、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毫不示弱,坚定地中自己的道路;世界多极化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体现在视频中美国的霸权主义演讲及中国的反霸权主义的言论,意味着称霸和反霸斗争、多极与单级矛盾将长期存在。这个交锋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国力的较量。美国的综合国力一直位居前列,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日本的综合国力也不容小觑,正因为有着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美国才敢在国际事务中充当老大,日本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中国,中国才敢毫不示弱地争锋相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美日在峰会上频频秀恩爱是对付中国的共同利益决定的,中国针对美日的反击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

10、,中美日的交锋正是不同利益斗争的体现。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确保在交锋中处于不败之地?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中国如何应对多极化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一是国家层面,如: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4)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利益。5)加强国防建设一是公民层面。如:1)要爱国,树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2)要履行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

11、荣誉、利益;3)努力学好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报效祖国;(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究,解决本课的几个教学点,第一个问题是学生总体感受多极化趋势,第二个问题是通过看待交锋进一步体会多极化及综合国力国家利益等因素在多极化中的体现,第三个问题是通过保证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讨论中国如何应对多极化,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互动研讨,一方面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学习巩固基本知识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和表达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完成当堂训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知识,并通过当堂训练巩固本节课知识。)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科技实力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综合国力实 质合作竞争意义表现世界多极化两级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