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3654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案(教师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点梳理】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来2、1910年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端。3、1914年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1928年温特的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2、。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2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3运输:(1)方式为主动运输。(2)方向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单方向地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通过筛管运输。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从远地一侧运输到近地一侧。【课前热身】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C.

3、 达尔文的实验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更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D.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答案】C2.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运输无关B. 缺乏氧气时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相同D. 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生长素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答案】D3.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下列说法与科学事实不相符的是( )A. 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向光性弯曲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 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 拜尔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D. 温特实验证明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答案】A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丝雀蘸草的胚芽鞘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生长素B. 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内高浓度生长素会促进乙烯合成C. 不同细胞、器官对相同浓度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