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307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2.2气体摩尔体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O2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8 g H2O的体积是22.4 LD1 mol SO2的体积是22.4 L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与6.021023个HCl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3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

2、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 B60 C32 D4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都约是22.4 LB1 mol H2O(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C1 mol气体体积为22.4 L,则一定是标准状况D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 Lmol1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标准状况下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A. B. C. D.6在150 时,(NH4)2CO3分解的方程式为(NH4)2CO32NH3H2OCO2,若完全分解,产生

3、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A96倍 B48倍 C12倍 D10倍7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8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N29150 mL A2气体跟50 mL B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的气体体积为100 mL(同温、同压条件下),试填空:(1)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2)推断化学式的依据是_。10在25 ,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_L,V(H2)_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_。(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_。备课资源测定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向500 mL烧瓶里装

5、满水,向500 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夹紧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 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称其质量为15.95 g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反应完毕后把装置放置冷却到室温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用500 mL量筒测量烧杯里水的体积为285.0 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

6、量为15.55 g(1)在操作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_。(2)简述操作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_。(3)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所占的体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为_L;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_。11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O2中恰好完全反应: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 mL,密度为2.56 gL1,则(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mL。(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为316,则X、

7、Y两元素分别为_和_(填名称)。参考答案1B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未知数,无法求出分子数,A错误;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其分子数为NA,B正确;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所以C不正确;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D不正确。2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也等于该物质所含6.021023个粒子的质量,A正确;相同数目的两种分子的质量比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B正确;O2是双原子分子,32 g O2所含原子数是分子数的2倍,C正确;0.56.021023个CO分子即0.5 mol,所占体积在标准状况时才是11.2 L,D选项不正确。3A方

8、法一:按常规思路,设瓶重m g。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由,因为容器体积不变,所以有,得m100 g,然后由得M(某)28 gmol1,即相对分子质量为28。方法二:差量法:同温同压下,气体质量之差和摩尔质量差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因此可以不计算容器的质量,直接由气体质量差和摩尔质量差的正比关系求得。即:,M(某)28 gmol1,即Mr28。4D22.4 L是1 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A没有指明状态,所以错误;B中H2O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所以错误;非标准状况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强也可以使1 mol气体体积达到22.4 L,所以C错误。5Am g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 n g

9、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n g 气体的体积为 L。6C(1)在150 时,生成物H2O为气态。(2)两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气态混合物为NH3、CO2和H2O的混合物。应先求出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摩尔数乘积之和。即为r17441824。所以混合气体与氢气的密度比为。7D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pVnRT变形为pMRT,因为RT对应相等,所以pNeMNepH2MH2pO2MO2,代入式量而得出选项D正确。8DA项,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同,相同质量的N2和C2H4,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

10、也相同;B项,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具有相同的质量,同时也具有相同的分子数;C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D项,同质量的O2和N2,摩尔质量不同,物质的量不同,从而分子数不相等,故选D。9(1)A3B(2)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解析设生成物的化学式为AxBy,依题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体积比:V(A2)V(B2)V(AxBy)150501003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这个312既是体积比,又是物质的量之比,也是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式:3A2B2=2AxBy,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即在反应物中

11、A的原子数是23,B的原子数是2,所以2AxBy应为2A3B。10(1)55(2)(3)10a20 解析在25 ,101 kPa条件下,水的体积忽略不计。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2COO22CO2,2H2O22H2O,在10 L CO、H2的混合气体中,不论CO、H2的体积比如何,最多消耗O2只能是5 L。(1)当剩余15 L气体时,必有10 L是过量的O2,另5 L是CO2,则原来V(CO)V(CO2)5 LV(H2)10 L5 L5 L。(2)当剩余a L混合气体时,V(CO2)(a10) LV(CO)V(CO2)(a10) LV(H2)10(a10) L(20a) L二者体积比为。(

12、3)因为a L中总有10 L是O2,假设原气体只有CO,则a1010,a20假设原气体只有H2,a100,a10而实际上是两种混合气体,则a的取值范围是:10a20。备课资源(1)温度降低时,烧瓶内的压强降低,这时烧杯中的水就会回流,从而可以准确地求出气体的体积。此时若玻璃管C的出口在液面外,则会有一部分空气进入烧瓶使测量不准确(2)如果烧瓶中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不一致,就不能准确地求出气体体积(3)22.3832%11(1)672(2)76 gmol1(3)碳硫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反应前氧气体积为672 mL。m(O2)0.96 g,n(XY2)0.01 mol。生成物总质量672103L2.56 gL11.72 g,m(XY2)1.72 g0.96 g0.76 g,所以M(XY2)76 gmol1,由XY2中X、Y质量比为316得M(X)2M(Y)316M(X)2M(Y)76由得M(X)12,M(Y)32,所以X为碳元素,Y为硫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