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8244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版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平凉二中 2014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代冬霞 审题人:刘建军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 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 诗经中“如翚”“ 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 见当时 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 审 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 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 为目标,而以空 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 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

2、,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 坚实也无不 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百代皆沿秦制度” ,建筑亦然。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 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 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 大房子” 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 观念、情感和 仪 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 入云、指向神秘的上

3、 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 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 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 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 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 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 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 识,正是 这种迷狂意 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

4、,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 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 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 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 风格。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 借景 ”“虚实”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

5、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 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 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 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摘编自建筑艺术)1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A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形式;从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 格。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 结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物之 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C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 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人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D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

6、部空 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人实用的、人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 时木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 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B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C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 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7、分)( )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 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出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的严格对称性, 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意识 形态的变化。C“借景”“虚实” 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D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 等体现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 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

8、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 “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并言:“传奉官及 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 竖。 ”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 执不可。彬 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 钦北狩,此花已绝,

9、今无以献。又 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 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 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2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 应。中官邱得用 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 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 瑶,曰: “亲亲不如尊贤。 ”其重瑶如此。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

10、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 军,多 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选自明史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A彬即畀瑶责其直 责:询问 B驾旋,瑶扈至宝应 扈:侍从C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 核:考核 D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赉:赏赐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蒋瑶“端亮清介”的一组是(3 分)(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瑶怀 其

11、妻簪珥、袿服以进,曰: “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扬人 见瑶,无不感泣见瑶与王 时 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彬即畀瑶 责 其直又传 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ABCD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B蒋瑶被外放为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武宗南巡 时,蒋瑶只是提供皇帝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C嘉靖年 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 严格遵循皇帝的意 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D蒋瑶退休后居

12、住在陋巷之中,和尚 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组成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 赐铜瓜,不 为慑。(5 分)译文: (2)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 (5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 问题。春游湖 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8、“夹岸桃花蘸水开 ”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5 分)9、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6分)(三)名

13、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_,_。(诗经氓)(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 ,_,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 _,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乙 选考题(11、12 题选做其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开在窗玻璃上的花乔迁新闻联播已经开始了。看着 电视里出现了从天空飘飘飞 落的雪花,他自 语道:“ 我的老家,也 该是隆冬了。 ”妻子是未 见过雪的南方女人。她问:“你老家冬天里也是冷得窗玻璃都结冰吗?”透过窗

14、玻璃清晰地望见了窗外昏暗中的一片绿色。他幽幽地说道:“是的,冬天里窗玻璃都开花。”“开花?”妻子问:“ 窗玻璃怎么能开花呢?是 贴的那种剪 纸花吧。 ”他觉得不好回答,他已经 有十年没回北方的老家了,老家寒冬里开在窗玻璃上的花,已 经在黯然流逝的记忆里开始融化,小溪流水般地奔向远方他 说:“不,不是剪纸,是在窗玻璃上 结成的冰花,只有寒冷的北方冬天里才能生成,很美,很漂亮。 ”他突然跳起来,激动不已地 说道:“ 我要回老家,看看老家的窗花。我回来告诉你窗玻璃是怎么开花的。 ”妻子不跟他回去,他一个人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又倒了两次汽车,才回到老家。年迈的母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已经有十年没

15、有 见到儿子了,但她每年都会收到儿子寄给她的一大笔钱。他对母亲说,儿媳要跟回来看你,我没让。母亲笑笑说:“看我干什么,咱这儿还不冻坏她。 ”母亲仔细地端详着他的脸,满意地 说:“ 她对你好吧!”他使劲地点点头。母亲说:“那就好。 ”从他一进屋的那一刻起,母 亲就不停地烧炕。母 亲把炕 烧得烫烫的,热得他都不敢用手摸。他问3母亲:“早晨的时候,窗玻璃还结冰花吗?”母亲迟疑了一下,说:“结,还是很厚的一层。 这儿比不得南方”他欣慰地笑了。 ,他一夜睡得踏实、香甜。梦中,他回到小时候,一 觉醒来,天总会大亮,屋里的凉气却使他赖在暖被窝里不愿起来,直到在母 亲“ 太阳已经照屁股”的笑骂中飞快地穿上母亲已经用被窝捂热了的棉袄棉裤他醒来时,天真是大亮了。屋里是温热的,炕还热得有点烫脊梁,根本就感觉不到一丝儿凉气他慌忙地坐起身来,看 见了清晰透亮的窗玻璃,怎么没有结冰花呢?他想,明天他醒得早一些就是了。入夜,他被一阵轻微的瑟瑟声 闹醒了。他看 见一丝火光从灶 间透出来。他慌忙地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