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82230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 卷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3 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 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 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 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 力的文化语言 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 语义 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 因此 道德化成为传统文 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 彩 儒

2、家强调忠 孝 节 义 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 现人物性格 品德 寓褒贬 别善恶 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 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 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 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 黑表刚直 白表奸邪 蓝表威猛 黄表阴狠 绿表强悍 紫表耿介 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 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从诗歌 中引进了 意象 意境 趣味 等 从绘画中引进了 神似 形似 虚实 等 从小说 中引进了 真假 等 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

3、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 生的艺术形式 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 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 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 都讲究线条 流畅而有力度 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 讲究疏密 穿插 虚 实 均衡等 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 轻重缓急 顿挫有致 有谱有法 脸谱 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 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 窗 花剪纸 纸扎糖塑 服饰刺绣 泥人 葫芦雕刻 建

4、筑彩绘和雕刻等 都有戏曲人物形象 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 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 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 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 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 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 创造的结果 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 但却能传神写意 这样一来 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 是相辅相成的了 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 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 富营养 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使戏曲人物形象 包括脸谱 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与戏曲艺术一样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5、也是 人类文化的精品 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 更加辉煌灿烂 选自 2011年2月 黄梅戏艺术 有删节 1 根据文意 下列有关 戏曲脸谱 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 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 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 既可供娱乐之用 也用于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对话 C 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 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D 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2 下列各项 不属于表述 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的一项是 A 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的品德节操 同时承载着区分

6、善恶 弘扬正气以及警戒世人 的教化功能 B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 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 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C 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 在勾画 构图 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 依次为 程式化特征 讲究布局 讲求节奏 D 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 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 的许多方面 两者相辅相成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 艺术 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B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 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使文

7、学艺术 和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有所提升 C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 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 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 图案 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D 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 曲脸谱艺术 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 7 题 后岁余 武帝疾 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 拜大将军霍光 车骑将军金日磾 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 并受遗诏 辅道少主 武帝 崩 昭帝初即位 未任听政 政事一决大将军光 千秋居丞相位 谨厚有重德 每公卿朝会 光谓千秋曰 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 今

8、光治内 君侯治外 宜有以教督 使光毋负天下 千秋曰 唯将军留意 即天下幸甚 终不肯有所言 光以此重之 每有吉祥嘉应 数褒赏 丞相 讫昭帝世 国家少事 百姓稍益充实 千秋为相十二年 薨 谥曰定侯 节选自 汉书 车千秋传 有删改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大感寤 召见千秋寤 明晓 B 见上连年治太子狱 狱 案件 C 朕之不德 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德 恩德 D 未闻九卿 廷尉有所鞫 也鞫 审问 5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 敦厚有智 的一组是 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 公独明其不然 思欲宽广上意 尉安众庶 劝上施恩惠 缓刑罚 居位自称 逾于前后数公 千秋居丞相位 谨

9、厚有重德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车千秋为人敦厚 敢于直言 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 恰遇卫太子受江 充谗害而败亡 事情过了很久 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 B 车千秋 特以一言寤意 而取相封侯 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 认为是高庙的神灵 让他来开导自己 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 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 C 车千秋处事智谋 居位尽责 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 就借祝寿机会宽解皇 上 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 劝皇上广施恩惠 减缓刑罚 怡养精神 D 车千秋位居丞相 顾全大局 武帝驾崩 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 朝政全 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 他对

10、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 因此很被霍光敬重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朕日一食者累月 乃何乐之听 痛士大夫常在心 既事不咎 5 分 2 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 今光治内 君侯治外 宜有以教督 使光毋负天下 5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8 9 题 清平乐朱淑真 风光紧急 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 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 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 注嘱咐 来年早到梅梢 注 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 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8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 6 分 9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缱绻临歧嘱咐 来年早到梅梢 两句 5 分 三 名篇名句默

11、写 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 诸葛亮 出师表 2 略无慕艳意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3 鬓微霜 又何妨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4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5 师者 韩愈 师说 6 淇则有岸 诗经 氓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4 题 25 分 王烈 甘做乡野一画贤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 就对竹兰情有独钟 四十余年来 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 蒲华等一 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 逐一反复研究 探索其神韵 得其精髓 力创新意 建造着属 于自己的艺术殿堂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一个偶

12、然的机会 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 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 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 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 于先生 视为家宝 从不外借 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 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 他首先 做了自我介绍 又当场作画 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 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 但 与其约法三章 一是只能自己看 二是必须亲自送还 不准邮寄 不准托人捎送 三是限期 七天 王烈抱起画集 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 他买了几大包饼干 提了几暖瓶开水 把 自己反锁在屋里 整整五天六夜 他未走出房门 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 又临摹了二百八十 六张兰竹画 第七天中午 王烈赶往济南 推开于先生的家门 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

13、天内竟 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 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 回到宿舍怎 么也脱不下鞋子 脚背肿得撑破了皮 小腿肿得像牛腿 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 他的绘 画技法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 师从造化 师从我心 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 20 世 纪 70 年代初到80 年代中期 王烈九下江南写生 其间 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 买 东西 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 细细观察体会 找素材 写生 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风雨雾露 春夏秋冬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 历历在目 颇有心得 每次从江南返回 淄博后 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 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 一时

14、兴起 挥毫即作 江南幽篁 亭亭立于纸上 每一张画中 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 韵味 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 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 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并且坚定不移 地实践着 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 大胆创新 不拘泥于古人 亦不蹈今人 精 简 奇 崛 二是在题款上 善于用简洁的文字 通俗易懂的词语 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 珠联璧合 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 王烈先生的兰竹 按其功力来说 已经可以进入 大师之境界 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闲云野鹤 孤傲不群 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 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 远离闹市 在颜山城南山顶一

15、间小屋里住了下来 那原是 看林人的山房 这座小山房 不足二十平方米 四周无路 全是碎石 路滑难行 他在这里 一住就是三年 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 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 生活非 常艰苦 他却十分舒心 1993 年内退后 王烈毅然离开城市 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 干干净净 的农家院落 低矮的院墙 简陋的木门 门上方镶着 兰竹苑 的牌匾 院里栽种着翠竹和 兰草 满院滴翠 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 聊天 下棋用的石桌石鼓 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 的一副对联 上联是 泥舍久居心自乐 下联为 篱院长守身更舒 横批 老屋隐士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 问他为何避居乡间 王烈坦诚地说 我作为一个画家 在

16、什么 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 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 金钱和荣誉 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 感 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 艺术需要孤独 艺术家需要静心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 每次画好一幅画 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 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 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 就铺纸挥墨另画 就这样 一而再 再 而三 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 画 愈画愈难 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 时常对人们说 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 永远在起跑线上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 鄙视哗众取宠 不愿包装与炒作 始终以一种平和 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 不逐名利 务实自励 默默耕耘 退掉官方协会茧 甘做乡 野一画贤 写兰写竹写自我 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 名人传记 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 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 B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 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 但不能拘泥于古人 更不必借鉴今人 C 王烈远离闹市 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 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 找 到创作激情和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