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等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82208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等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等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等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等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一中 漳州一中 泉州五中三校高三联考 语文科试卷 本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古代诗文阅读 27 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 滕王阁序 2 报养刘之日短也 李密 陈情表 3 羽扇纶巾 谈笑间 苏轼 赤壁怀古 4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 游山西村 5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 潼关怀古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 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2 5 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 睹死胔 默然不问 晏子谏曰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 睹饥者与之食 睹疾者与之财 使令不劳力

2、籍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 百姓皆说曰 君当幸游吾乡乎 今 君游于寒途 据四十里之氓 殚财不足以奉敛 尽力不能周役 民氓饥寒冻馁 死胔相望 而君不问 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 下无以亲上 骄泰奢侈 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 君臣无 亲 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 婴惧公族之危 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 然 为上而 忘下 厚籍敛而忘民 吾罪大矣 于是敛死 胔 发粟于民 据四十里之氓 不服 政期年 公 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 暴死 公怒 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 左右执刀而进 晏子止而问于公曰 尧 舜支解人 从何躯始 公矍然曰 从寡人始 遂不支解 公曰 以属 狱 晏子曰 此不知其罪而死 臣为君数之 使知

3、其罪 然后致之狱 公曰 可 晏子数之曰 尔罪有三 公使汝养马而杀之 当死罪一也 又杀公之所最善马 当死罪二也 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 百姓闻之必怨吾君 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汝杀公马 使怨积于百姓 兵弱于邻国 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 夫子释之 夫子释之 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 公令外共之棺 内给之祭 晏子闻之 谏 公曰 亦细物也 特 以与左右 为笑耳 晏子曰 君过矣 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弃货财而笑左右 傲细民之忧 而崇左右 之笑 则国亦无望已 且夫孤老冻馁 而死狗有祭 鳏寡不恤 而死狗有棺 行辟若此 百 姓闻之 必怨吾君 诸侯闻之 必轻吾国 怨聚于百姓 而权轻于诸侯 而乃以为细物 君 其图

4、之 公曰 善 趣 庖治狗 以会朝属 节选自 晏子 春秋 注 胔 z 腐尸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据四十里之氓 不服 政期年服 服从 B 公曰 以属 狱 属 交付 C 亦细物也 特 以与左右笑耳特 只是 D 趣 庖治狗 以会朝属 趣 通 促 催促 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表现齐景公 荒唐行径 和 苛虐百姓 的一组是 3 分 A 景公出游于寒途 睹死胔 默然不问使怨积于百姓 兵弱于邻国 B 公怒 令人操刀解养马者公族之危 以为异姓之福也 C 景公走狗死 公令外共之棺 内给之祭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 趣庖治狗 以会朝属财屈力竭 下无以亲上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

5、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 只顾自己取乐之时 晏子指出 上下交离 君臣无亲 是国家衰 败的原因 B 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 欲杀养马之人 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 阻止了这种行为 C 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 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 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 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 刚正不屈 机智幽默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殚财不足以奉敛 尽力不能周役 民氓饥寒冻馁 死胔相望 3 分 2 傲细民之忧 而崇左右之笑 则国亦无望已 3 分 三 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6 阅读下面首宋词 完成下面两题 6 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 阳关 泪未干 功名馀

6、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 阳关 琴歌 阳关三叠 l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2 这首词以 送人 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2 分 二 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 16 分 一 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 下列各项中 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 5 分 A 宝玉丢玉之后 终日糊涂 贾母与贾政 王夫人商量娶 金命 的宝钗为宝玉 冲喜 袭 人向王夫人进言说怕害了宝黛钗三人 希望想个万全的主意 后来凤姐献了 掉包计 获得 贾母 王夫人同意 红楼梦 B

7、香菱和一群丫头在草地上斗草玩耍 结果把宝钗送她的新裙子让一汪积水弄污了 宝玉怕 她被薛姨妈责怪 便让晴雯把她一模一样的新裙子给香菱换上了 红楼梦 C 刘备奉命起兵讨袁术 张飞留守徐州 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 夜袭徐州 张飞醉酒不抵 逃奔淮南 使刘备家室落于吕布手中 张飞与刘备等会合 关羽埋怨张飞 张飞羞愧不堪 拔剑就要自杀 被刘备劝住 三国演义 D 曹操为了离间马超 韩遂 就采用贾诩的 抹书 之计 曹操写一封信给韩遂 将信中 紧要处 用笔涂抹改易 然后派人送信时故意让马超知道 马超一定会索要书信去看 信 中的那些涂抹必然引起马超的猜疑 二人会反目成仇 三国演义 E 听到鸣凤跳湖自尽的消息后 觉慧异

8、常激动 摇着觉民的肩膀问鸣凤的死因 之后一个人 跑出去 离开家 后来觉民找到觉慧 劝他把这件事情忘记 觉慧说他永远不会忘记 家 8 简答题 选做一题 5 分 1 阅读下面的 三国演义 选段 回答问题 左右夺剑劝曰 公何轻生至此 袁绍不纳直言 后必为曹操所擒 公既与曹公有旧 何不弃暗投明 三国演义 第三十回 请问 选段中的 公 是谁 他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 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 请简 述相关情节 2 阅读下面的 红楼梦 选段 回答问题 说着 果然从后门出去 至窗下潜听 只闻麝月悄问道 你怎么就得了的 平儿道 那日洗手时不见了 今儿雪化尽了 黄澄澄的映着日头 还在那里呢 我就拣了起来 二奶奶也

9、就信了 所以我来告诉你们 你们以后防着他些 别使唤他到别处去 红楼梦 第五十二回 潜听 的人是谁 平儿 不见 的是何物 此物失与得的过程如何 平儿要麝月他们提防 的这个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二 文化经典阅读 6 分 9 阅读下面 论语 孟子 选段 完成后面题目 6 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论语 颜渊 孟子曰 以善服人者 未有能服人者也 以善养人 然后能服天下 天下不心服而王 者 未之有也 孟子 离娄下 1 以上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什么共同的话题 2 分 2 孔子和孟子在这一话题上的明显分歧是什

10、么 4 分 三 现代文阅读 24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0 12 题 尺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 行为 时间 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 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 尺 度 几乎多有的领域 一切事物 都因尺度的介入 参与而存在 运行 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 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 换一种背景来看 可 能匪夷所思 莫名其妙 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 不创造毋宁死 而另一边 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 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 这时 尺度之 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 误解乃至对抗 小到一个 家庭中长幼之间

11、的代沟 大到亨廷顿所说的 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 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 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 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 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 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 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 职 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 与山水相唱和 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 另类 但你不 能说他们没有尺度 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 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 很可能他听到 了另一种鼓点 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 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 越是杰出者就越 勇于冲破流俗 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更能窥见大美所在 相比人云亦云者 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 尺度的核心是个性 或者说

12、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 一 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 而所谓个性 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 为姿态 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 特立独行者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 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 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 互为表里的 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 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 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 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除了得享 长寿外 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 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 乔丹的体型 这当然令人 雀跃 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 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得 更合理 更美好

13、更杰出呢 10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认为 几乎所有领域 一切事物 都有尺度存在 即使是常人眼里的 另类 也有 他们自己的尺度 B 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 袁中郎的 另类 示例 并引用梭罗的名言 是为了证明 尺度 具有普遍性 的观点 C 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 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 切的呼唤 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 尺度 的话题 接着论述其 相对性 在阐析其 普遍性 中的 意外 而后提示出 尺度的核心是个性 11 第二段中提到 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 分 12 结合本文 举例阐述你对 个性决定

14、了尺度的相貌 这句话的理解 3 分 二 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 请从甲 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 15 题 永恒的敌人 冯骥才 我面对着雄伟浩瀚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心里的问号不是这二百三十万块巨石怎样堆 砌上去的 也没有想到天外来客 而是奇怪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竟是一座坟墓 当代人的生命观变得似乎豁达了 他们在遗嘱中表明 死后要将骨灰扬弃到山川湖海 或者做一次植树葬 将属于自己最后的生命物质 变为一丛鲜亮的绿色奉献给永别的世界 当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把一个个被神话包裹的星球看得清清楚

15、楚 古远天国的梦便让位于世人 的现实享受 人们愈来愈把生命看作一个短暂的兴灭过程 于是 物质的享乐主义便成了一 种新宗教 但是 不论你是怎样一个坚定的享乐主义者 抑或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 你 还是被他们建造的这座人类史上最大的坟墓所震撼 不仅由于那种精神的庄严 那种信仰 的单纯 更重要的是那种神话一般死的概念和对死的无比神圣的态度与方式 古埃及把死当作由此生度到来世的桥梁 或是一条神秘的通道 他们相信只要保存遗 体的完好 死者便依然如同在世那样生活 甚至再生 按照古埃及人的说法 世间的住宅不 过是旅店 坟墓才是长久的居室 金字塔的庞大与坚固正是为了把这种奇想变成惊人的现实 永生 就是生命

16、之永恒 这是整个人类与生俱来最本能 也是最壮丽的向往 远古人的陵墓都是用石头造的 石头坚固 能够耐久 也象征永存 然而四千五百年 过去了 阿布辛比勒宏伟的神像已被风沙倾覆 尼罗河两岸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金字塔 都 被窃贼掏空 数不尽的木乃伊成为古董贩子们手里发财的王牌 不用说木乃伊终会腐烂 古 埃及人决不会想到 到头来那些建造坟墓的石头也会朽烂 金字塔上的石头一块块往下滚落 斯芬克斯被风化得面目全非 这叫我想起中国人的一句成语 海枯石烂 站在今天回过头去 古埃及人那永生的信念 早已成为人类童年的一厢情愿的痴想 永恒的敌人是什么 它并不是摧残 破坏 寇乱 窃盗 消磨 腐烂 散失和死亡 永恒的敌人是时间 时间不会无止无休地载运任何事物 时间的来去全是空的 在它的车厢 里 上上下下都是一时的光彩和瞬息的强大 时间不会把任何事物变得永恒不灭 只能把一 切都变得愈来愈短暂有限和微不足道 当我再次面对着吉萨大金字塔 我更强烈地为它所震撼 我明白了 这埋葬法老的人 类最伟大的建筑 并非死亡象征 乃是生之崇拜 生之渴望 生之欲求 金字塔是全人类的最神圣的生命图腾 想到这里 我们真是充满了激情 也许现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