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三热身考最新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82186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三热身考最新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高三热身考最新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三热身考最新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三热身考最新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高考冲刺最后一卷 语文 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 古代诗文阅读 27 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 蜀道难 2 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李密 陈情表 3 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 离骚 4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 赤壁赋 5 商旅不行 范仲淹 岳阳楼记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泊秦淮 二 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2 5 题 15 分 汤琵琶传 清 王猷定 汤应曾 邳州人 善弹琵琶 故人呼为 汤琵琶 云 幼好音律 闻歌声辄哭 已学歌 歌罢又哭 世庙 时 李东垣善琵琶

2、江对峰传之 名播京师 江死 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 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 咸习其技 莫之能善也 王以为恨 应曾往学之 不期年而成 闻 于王 王召见 赐以碧镂牙嵌琵琶 令著宫锦衣 殿上弹 胡笳十八拍 激楚动人 王深赏 岁给米万斛 以养其母 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 随历嘉峪 张掖 酒泉诸地 每猎及阅士 令弹塞上之曲 戏 下 颜骨打者 善战阵 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 乃上马杀贼 一日大雪 至榆关 马上闻觱 篥 忽思母痛哭 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 使人聘之 居楚者三年 偶泛洞庭 风涛大作 舟人惶扰失措 应曾匡坐 弹 洞庭秋思 稍定 舟泊岸 见一老猿 须眉甚古 自丛箐中跳入蓬窗 哀号中夜 天明

3、 忽抱琵琶跃水中 不知所在 自失故物 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 母尚健 而妇已亡 母告以 妇亡之夕 有猿啼户外 启户不见 妇谓我 曰 吾迟郎不至 而闻猿啼 何也 吾殆死 惟久不闻郎琵琶声 倘归 为我一奏石楠之下 应曾闻母言 掩抑哀痛不自胜 夕陈酒浆 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自是猖狂自放 日荒酒色 值寇乱 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 流落淮浦 有桃源人见而怜之 载其母同至桃源 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 曰 戊子秋 予乞食遇曾公路浦 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 明年 复 访曾 曾坐土锉 中作食 奉匕箸于母 人争贱之 予肃然加敬焉 曾仰天叹日 世鲜知 音 吾事老母百年后 将投身黄河之岸矣 予凄然许曾立传 越五年

4、 乃克为之 呜呼 世 之沦落不偶 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 独曾也乎哉 选自 明文授读 有删节 注 世庙 明代崇祯皇帝庙号 戏下 麾下 轸石王子 作者自称 土锉 土锅 不偶 命 运不好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吾殆 死 惟久不闻郎琵琶声殆 大概 B 偶泛 洞庭 风涛大作李东垣善琵琶泛 泛舟 C 其临敌令曾为 壮士声为 替 D 自是猖狂自放 日荒 酒色荒 放纵 逸乐过度 3 以下六句话 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能说明汤应曾 善弹琵琶 的一组是 3分 幼好音律 闻歌声辄哭 已学歌 歌罢又哭 殿上弹 胡笳十八拍 激楚动人 每猎及阅士 令弹塞上之曲 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 乃上马杀贼

5、 见一老猿 须眉甚古 自丛箐中跳入蓬窗 哀号中夜 夕陈酒浆 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 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 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 他后 来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 汤应曾对母亲 妻子充满感情 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 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面 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 最后猖狂自放 日荒酒色 C 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 流落在淮浦一带 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桃源 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 汤琵琶 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 的议论抒情张本 D 作者对汤应曾

6、十分同情 并且借他的身世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知音难逢的感慨 同 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 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叙事状物 抒情色彩浓厚 5 将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咸习其技 莫之能善也 王以为恨 3 分 答 2 人争贱之 而予肃然加敬焉 3 分 答 三 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6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唐 钱珝 金 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 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2 分 答 2 试比较分析这两首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不

7、同点 4 分 答 二 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 12分 一 文学名著阅读 6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6分 A 病中的高老太爷依旧记挂亲事 他变得亲切慈祥 他让觉慧叫回觉民 并且答应不再 提及冯家的亲事 老太爷死后 克字辈弟兄们为家产分配发生纠纷 封建大家庭土崩瓦解 家 B 镇守海门的周琼来信 为其儿子向贾政求亲 贾政觉得其子和探春倒也相配 便有了 答应的意思 得知此消息 赵姨娘反倒高兴起来 宝玉初闻探春要远嫁时 虽悲分离 但后 来似有所悟 转悲为喜 红楼梦 C 发财后的查理搭船返回法国 在船上 他认识了贵族奥勃里翁侯爵 侯爵的女儿正嫁 不出去 查理为了高攀贵族

8、和侯爵的女儿展开交往 然后写信告知欧也妮 使得欧也妮非 常伤心 欧也妮葛朗台 D 孙坚得到传国玉玺 找个托辞就离开 有人密报袁绍 袁绍质问孙坚 孙坚矢口否认 并立下重誓 最后誓言应验 他金疮崩裂而死 临死前交代家人 内事不决问周瑜 E 冯云卿拐弯抹角的劝自己的女儿眉卿接近吴荪甫 女儿出门后 他有几分得意 又有 几分难受 可惜最后冯云卿仍然是人财两空 二 文化经典阅读 6分 8 阅读下面 论语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6 分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孟子曰 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下 孟子曰 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

9、娄上 1 上面两个选段讲述了共同的教育理念 请概括 2 分 答 2 请分别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孟子的 教亦多术 请简析 4 分 答 三 现代文阅读 24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9 11 题 学院批评面临困局 唐翰存 所谓学院批评 主要指的是依托大学学术体制而存在的文艺批评样式 历史上有所谓 的 学院派 他们往往主张某种 正规 的艺术传统 追求规范化的写实风格 可是 唯其 太正规了 也就导致了某种程式化 窒息了文学批评和艺术创造的活力 这些年文艺批评总 体不景气 其中一个原因 就是学院派的文章倒了人们的胃口 对于文艺批评来说 感受力和感悟力非常重要

10、 直觉是一个批评者 天赋的才秉 可 是 对于学院派来说 他们倚重的 不是这种直观感悟能力 而是某些观念 知识 在分析 作品时 他们在潜意识中已经假定自己是某些观念和知识的拥有者 然后把作品中的某些部 分下意识地与头脑里已有的那些观念和理论知识去对应 加以肢解和总结 一篇看似理论性 很强的论文就产生了 这种论文 往往与思想没有多少关系 与批评对象也没有多少关系 学院派赖以阐释作品的 大多都是别人说过 用过的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 直观的心灵感悟 能力缺席了 而对一个作家的解读 需要心灵和精神深处的理解 甚至如康德所言 能比他 理解自己还要更好地理解他 现实中 某些大而无当的理论 观念妨碍了评论家对作

11、家作品 的深入理解 使得文艺批评流于外围 没有深入到文学的内核和创作中 文艺批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在一定时期内 创作的触角和文艺思潮伸展到什么程度 批评者的目光和思考也要追踪到什么程度 同步对接 写出来的批评文章才可能是在场的 鲜活的 这一点恰好也是目前学院派所欠缺的 学院派的鉴赏 往往滞后于当下文艺现场 对最新的文艺创作非常陌生 可是 一个优秀批评家的任务 或者说一个出色的文艺研究者 的任务 正是要从当下众多的新作品中发现经典 如果坐等时间淘出经典 还要评论家干什 么 还要研究者干什么 不仅如此 学院派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严重 最致命的问题是 他们普遍丧失了对文学 的热爱 而且也普遍丧失了追求艺

12、术真理的热情 在当前评价体系的诱导下 他们已经不关 心艺术的价值 甚至不关心文艺批评本身的功能 他们所关心的是脱开艺术真理去追求某种 职业行为带来的实际效用 一篇文章发表 很少有人去评价你这篇文章到底写得好不好 好 在哪里 不好在哪里 价值何在 他们谈论更多的 是你的文章发表在什么等级的刊物上 获了什么奖 争取到了什么项目 大学里承认所谓 学术性论文 而一些文艺评论尽管写得 有活力 有真知灼见 却因行文和格式上不符合论文的 规范性要求 未发表在学术类刊物 上 不被认可为 科研成果 大学里如果一味坚持这些标准 将鲁迅等大家放在今天 估计 连讲师都评不上 因为他们写的那些文章大多没有注释和参考文献

13、 行文不合 学术规范 所发表刊物的级别也不够 长远地看 学院批评的痼疾 不仅会毁掉一代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也必将把文 艺研究和文艺批评推到穷途末路 因此 一个有文艺理想的批评家 有必要对学院批评的种 种做派保持警惕 实际上 这些年来 一些优秀的文艺批评家 可能身在学院 却因为在写 作上跟狭隘的学院批评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赢得了学界的肯定和文艺界的欢迎 摘自 人民日报 2015 年 4 月 3 日 24 版 有删改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过于强调 正规 艺术传统的 学院派 窒息了文学批评和艺术创造的活力 B 引用康德的话 是为了阐述深入到文学的内核和创作中的文艺

14、批评的重要性 C 大学应该摈弃所谓 学术性论文 推崇有真知灼见即使行文不合规范的文艺评论 D 有文艺理想的优秀批评家 不管身处怎样的学术环境 都能自觉与学院派保持距离 10 当前学院批评面临哪些困局 请简要概括 3 分 答 11 请简要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 分 答 二 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 不得再做另一类题目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 14 题 收字纸的老人 汪曾祺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 认为字是神圣的 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 亵渎了字纸 会遭到天谴 因此 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 这是一个

15、小 宽肩的篓子 竹蔑为 胎 外糊白纸 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 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 敬惜字纸 字纸 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 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 隔十天半月 字纸篓快 满了 就由收字纸的收去 这个收字纸的姓白 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白 他上岁数了 身体却 很好 满腮的白胡子茬 衬得他的脸色异常红润 眼不花 耳不聋 走起路来 腿脚还很轻 快 他背着一个大竹筐 推门走进相熟的人家 到堂屋里把字纸倒在竹筐里 转身就走 并 不惊动主人 有时遇见主人正在堂屋里 也说说话 问问老太爷的病好些了没有 小少爷快 该上学了吧 他把这些字纸背到文昌阁去 烧掉 文昌阁的地点很偏僻 在东郊 一条小河的旁边

16、 一座比较大的灰黑色的四合院 正面 三间朝北的平房 砖墙瓦顶 北墙上挂了一幅大立轴 上书 文昌帝君之神位 这文昌帝君 不知算是什么神 只知道他原先也是人 读书人 曾经连续做过十七世士大夫 不知道怎么 又变成了 帝君 他是司文运的 更具体地说 是掌握读书人的功名的 谁该有什么功名 都由他决定 因此 读书人对他很崇敬 过去 每逢初一 十五 总有一些秀才或候补秀才 到阁里来磕头 要是得了较高的功名 中了举 中了进士 就更得到文昌阁来拈香上供 感 谢帝君恩德 科举时期 文昌阁在一县的士人心目中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 后来 就冷落 下来了 正房两侧 各有两间厢房 西厢房是老白住的 他是看文昌阁的 也可以说是一个庙祝 东厢房存着一副 文昌帝君阴骘文 的书版 当中是一个颇大的院子 种着两棵柿子树 柿 树之前 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砖砌的方亭子 亭子的四壁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洞 这便是烧化 字纸的化纸炉 化纸炉设在文昌阁 顺理成章 老白收了字纸 便投在化纸炉里 点火焚烧 化纸炉四面通风 不大一会 就烧尽了 老白孤身一人 日子好过 早先有人拈香上供 他可以得到赏钱 有时有人家拿几刀纸 让老白代印 阴骘文 印了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