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1630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专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六议论文阅读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六 议论文阅读习题一、(2017菏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8分)读什么书成什么人陈众议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何也?人生苦短。去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因此,无论对谁,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就读书的学问而言,没有时间可供浪费。这是一层涵义。关乎读书的另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经典,鲁迅、郭沫若、

2、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人看来,红楼梦是儿女情长,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权谋”与“暴力”,西游记是神话或童话,与志怪小说几无差别。换个角度看,红楼梦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一曲挽歌,是一部宣扬出世的杰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承载了中华文化释道儒之外的另一重要精神:侠义。西游记则表面简单,实则不然,它对文化和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关键是怎样历史地、理性地、多方面地看问题。这就是经典的丰富,也是经典的魅力。我在不同场合经常听到这样一个问题:书这么多,孩子们

3、该读什么?是啊,仅我国每年就产出数十万种纸质图书,其中文学作品就有上万种,网络文学几乎不可计数。汪洋大海中取哪一瓢哪一粟至关重要。我的做法是有所读,有所不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经典上。这又牵涉两个问题,什么叫经典,为什么读经典。首先,经典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但主要是现实的;其次,经典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但主要是民族的。经典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时代社会和个人取舍。举个例子,我们说鲁郭茅巴老曹是经典,但也有人说张爱玲、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是经典,但只要将他们置于民族存亡的历史背景,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也就相对明了。关于为什么读经典,还需要补充以下几点: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常读常

4、新,这也是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反复强调的。这是由经典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它们不断被时代激活,同时激活我们的心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二、经典对历史和生活做出多重判断,可以成为借镜。三、经典是民族语言传承、发展的载体,同时民族语言成就了经典。它们潜移默化地造就和丰富我们的生活,因此也是我们思想、审美的基础,是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纽带。读书需要选择,需要披沙拣金、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当然,有时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更好地理解经典、守护经典。所谓“阳光下没有

5、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22日,有删改)1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_2结合两段内容,谈谈你对“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这句话的理解。(4分)_二、(2016菏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英雄气象张保振从古至今,无论是著文,或是讲演,要想让人看得欢、听得乐、记得住、传得开,乃至于文摘史载,没有点英雄气象是不成的。英雄气象不抽象。有时如山:横看成岭,有厚度;竖看成峰,有高度。有时似河:波流月云,共同舞;潮裹星辰,一同欢。有时像鹰:搏击长空,任翱翔;立地遥望,脚跟正。英雄气象就

6、是这样,如果用一个字表达,叫“敢”:敢言人未言,敢为人不为;或者叫“别”:别出心裁,别有新意。这样的英雄气象,往往如大风歌所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即是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归故”有根,“守土”有道,“威加”有增,“猛士”长存。要有英雄气象,须有英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破得旧说的勇气。如果在实际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只会依规画圆,只会准方作矩,不仅难与英雄气象结缘,恐怕只能落入“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的“混混”行列。要有英雄气象,须有英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入书出书的智慧。只会效楚辞、仿七发,很可能会被书捆住自己的手脚,并且永远也难以超过楚辞七

7、发的水平。记得明代有一位叫王骥德的作家,写了篇论须读书的文章,其中说道:“作诗原是读书人,不用书中一个字。”这话,充满着辩证法,委实值得不断深思、玩味并践行。要有英雄气象,须有英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水之就下的精神。如果只想让水向上流,不仅苦了自己,而且永远也难以聚起一个龙居之深潭,更难以使龙行雨注。更何况,水就下,下基层,不仅能接得地气,获得活力,而且能深得英雄之气,因为基层的群众,本身就是真正的英雄。深入群众,化入笔端,不仅能使诗文富有当代性,而且具有影响力,乃至散发出醇香令人醉的英雄气象。杜甫在醉时歌中写道“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在他的沁园春雪中有“俱往矣,

8、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句,这是英雄之语。这种英雄气象,不仅意匠如神变化生,而且笔端有力任纵横;不仅创前之未有,而且传后之无穷。一句话,这种英雄气象,是文化之瑰宝,是精神之明珠。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2作者认为著文或讲演怎样才能具有英雄气象?(3分)_3第段中运用比喻手法论证了什么观点?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_4文中称赞杜甫和毛泽东的诗词是“英雄之语”,从内容上看,他们有何相同之处? (4分)_三、(2014菏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何飞鹏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

9、好?谁都不知道。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我听过一个医生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钱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太辛苦又有风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

10、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得如何的急功近利?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简单易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是认知上的错误。用一辈子寻寻觅觅,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寻

11、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捷径。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选择,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着。“好做”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的了。“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耐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要素。不要再犹豫,不要再寻找,也不要再问那个笨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选自读者2014年第6期,有改动)1本文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_2第段中,加点的“这”代指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_3本文三段论述问题采用 结构,其中第段论述了 ,第段论述了 。(5分)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要素”这句话的理解。(4分)_参考答案一、1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列举了从小大量阅读的中外红色经典,诸如鲁迅、茅盾、巴金等名家的经典著作以及隋唐演义类的历史著作,又将红色经典与哼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