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81554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_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一: 虽说带的普通班,但我在授课时从没有因为这些成绩差而忽视对教学的创新。他们的基础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创新能力差,只是不可能他们回答问题时的准确率不高或者回答不到点子上,但我自认为只要认真设计教案,课堂中也会有出彩的地方。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9世纪后期,当时正是列强加紧扩充势力的时期,亚非拉各国人民正处于被奴役、被压榨的水深火热之中,法国中下层人民也正处于

2、 拜金主义 的烘烤之下,这篇振聋发聩的短篇著作,较深刻地揭露了那个时代和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小说通过菲得普夫妇在金钱万能的腐蚀下精神堕落的描写,揭露与批判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赤祼祼的金钱关系,而这种关系则是通过对人物的一系列的刻画来实现的。所地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从全篇入手,让先把握这篇课文的曲折情节(让学生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情节),然后让学生理顺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最后探讨小说的主题。课文上完之后,整体感觉较为良好,在授课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引起我的反思: 反思之一:谁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在引导学生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时,

3、有的同学就问:谁是小说的主角,全班同学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一派认为菲得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说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的同学认为,小说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围绕于勒是否有钱展开的。于勒有钱时,菲得普夫妇盼于勒归来,对于勒赞不绝口,分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于勒没钱时,菲得普夫妇躲于勒,怕于勒归来,骂他是个贼是个流氓。于勒是否有钱决定着菲得普夫妇对他的态度,而态度的变化正是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亲兄弟之间也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说菲得普夫妇是小说主公的同学认为,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夫妇俩的语言、神情、心理,通过他们的言行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更能凸现夫

4、妇俩自私、见利忘义、冷漠、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征正是反映的主题。 课堂上乔景龙、张攀、袁园等五六个同学都参与了这场讨论,他们发表看法时有理有据,这个问题是我意料之外的,教参中并没有提到,我只是从参考资料中偶尔看到过说菲得普夫妇是主人公,可在课堂作业中说到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我还真一时难以下决定。然后,既然无法找到正确答案就不告诉学生唯一答案,让让他们在课堂中留下遗憾,说不定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只是作为了一个小结: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可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他的过去和未来,而集中笔墨表现菲得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上,从而刻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于名著,作为赏析者,

5、由于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不是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已的观点。课后还有的同学来问我这个问题,就证明了这一悬念引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反思之二:学生质疑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朱熹曰:学贵有疑。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我直认为学生成绩差一般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也确是如此,但这节课我不得不为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而感到惭愧。 在前面学生已提了关于文章主人公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质疑的同学还真不少,特别是这样两个问题确是说到了点子上。 我正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小结时,柯萌萌同学突然举起了手,我示意让她站

6、起来。她说: 我有一个疑惑,我认为于勒并没有在海外发财,如果发了财,她应该把钱寄回来弥补过去给我一家带来的损失,他在信中不是流露了这一想法吗?至于于勒写信说他发了财,那只是他对兄弟的一种安慰,是个美丽的谎言。 此言一出,马上就有同学站了起来,潘诗娅说,小说中不是通过舰长话来说明于勒在那边阔绰过一人时期,他之所以又破产了,那是因为于勒无法改变他那 花花公子 的秉性。 柯萌萌同学又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于勒在信中说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说明于勒已有悔改之意,他后来又说要去南美作长期的旅行,这本身又是一个 谎言 ,证明他并没有发财,不然发了财正好回家炫耀一番,还跑去旅游干什么? 接着又有同

7、学站起来了,我并没有阻止之意,就让他们这样无拘无束地说,这样的机会太少,我还需要做什么,甘愿在教室里当起了听众。 后来又有学生提到,菲得普夫妇这样做已做到仁至义,他们并没有错。这涉及到小说的主题,也正是这篇课文难点,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再在小组内讨论,形成了统一意见再回答。 反思之三:小说主题的再拓展 在过去对这篇小说进行教学时,学生能体会到这篇小说的主题提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我的教学也就到此为止。但从新课标要求来看,小说的主题挖掘到此,对学生没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新课标要求要更多关注人性美,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情感渗透。 我先让学生体会菲得普夫妇,让学生寻找他们

8、身上的人性美。一句话就把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完全颠倒过来了,学生在讨论后,就有人说,在私有制社会里,菲得普夫妇对于勒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于勒占有自己应得的家产,为了让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还把于勒送到海外淘金,他们尽到作为兄长的责任。 另外这篇小说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一个少年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人成年人的 思想 和 感情 。小说的我的叔叔过去是不是 花花公子 ,是不是 无赖、流氓 ,对于 我 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当下这个 人 ,这个人与 我 的关系,这是一种生来的本能,是自然流露的同情心,这也是人性的美丽之

9、所在。 对于金钱的认识也是这篇课文与现代社会的一个切合点,拥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也到头重要,金钱虽然不是至为重要的,但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金钱,只要我们通过正当的劳动获得金钱,都是对我们劳动的一种肯定。 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设置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质疑和释疑,在参与讨论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二: 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我是如下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 一:从标题上看,讨论主要人物。 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

10、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1看人物着墨的多少2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3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

11、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 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 赶于勒 赞于勒 骂于勒 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 盼于勒 赞于勒 骂于勒 躲于勒 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为什么将 赶于勒 以插叙方式安排?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

12、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埋下伏笔;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 文似看山不喜平 就是这个道理。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 不安 , 瞪着眼 , 赶紧 , 十分苍白 ,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低声 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

13、情不如钱!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三: 2010年4月2日,我在某校讲授了一节县级公开课,下面是我的备课过程、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 一、备课过程 3月28日(星期一)下午,通过申请,说课比赛(读书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我的说课较其他教师可能多少多了点新意,这恰恰助长了我的骄傲,潜意识中我形成了讲课也是表现自己的错误认识,这可以说是此次赛课不理想的伏笔。另外说课时我的声音较低,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个缺点,八年级四班的同学们也在课前给了我善意的提示,真应该谢谢他们。)我成为我们学校二位参赛选手之一。晚上,我知道了比赛课题我的叔叔于勒,然后开始读书。 3月29日(星期三),我开始读手头上能搜集到的有关我

14、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所有资料(这些资料有孙绍振老师,有李镇西老师的,有余映潮老师的,还有各种学科杂志上的,以及教学参考书) 整整一天,还没有读完。(其实,我这是在浪费时间,说课需要搜集资料,而讲课则需要了解学生,资讯有实践经验的同行。不知不觉中,这又强化了我的错误!当时,我最应该做的是把文本读上几遍,并初步确定课时目标,而且这一切应在半天内完成。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可以去闯;别人做过的事情,我则应该去学,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 3月30日(星期四)上午,我有两节课。直到下午第一节课,我才初步制定出第一份导学案。第二节课时,我还在读 专家 。第三节,我在十四

15、班试讲,因为是试讲,自己的心理上就放松了许多,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学生仅在中午自己读了读课本;导学案是在课前发给学生的。讲课过程中,学生对 菲利普夫妇 的评价大多延着 贪婪、自私、冷酷、势利 ,也就是 钱 的角度去评价。在课上我对学生的结论感到好笑,却好没有仔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存在的价值,反而觉得学生 被金钱所迷惑 ,我暗暗嘲笑他们的 愚 。(此时,我研究的不应该是学生为什么有这些 鄙陋 的想法,更不应该 嘲笑他们的 愚 ,而应该分析 怎样在学生认知的基础,通过语文味的分析,加上我的介入主,使他们的认知有所提高 。至于提高的方向,可能有很多,但从我们国家价值导向(人本)和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来看,这个方向,应该是人性方面。 人性 是个很好的解读文本的角度,当我们用人性的标尺去衡量分析文学作品时,我会觉得很舒服。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探索那些生命中本性的东西。)这使我又一次失去了修正航向的机会,继续滑向悲剧的深渊。 晚上,我睡得更晚,可惜的是我仍然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