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81445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14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鄂州【甲】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陈寿隆中对)【乙】 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

2、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 伯:同“霸”。游:交游。“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昌:周昌,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酂侯:即萧何。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御史中执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义:同“仪”,指

3、仪表,包括身材尺寸、肤色。癃(lng)病:手足不灵活的病。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谓为信然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4)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君与俱来B凡三往,乃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其有意称明德者 其如土石何D皆待贤人而成名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4甲文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的作用是 。乙文列举周文

4、王和齐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 。(2分)15甲文中刘备“思贤若渴”,乙文中汉高祖刘邦发诏令求贤,他们都渴求贤才来辅佐自己,但他们求贤的目的又有所不同。请指出不同点。(3分)【答案】11(1)确实这样(2)接近,趋向(3)缘故(4)通“无”,不(每小题1分) 12(1)我没有衡量(自己的 )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 (2)贤士大夫有愿意跟从我治理天下的,我一定能叫他们显贵。(每题2分) 13A (2分)14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说明了贤才的重要性。(2分。每空1分)15刘备还处于创业阶段,求贤的目的是兴复汉室;刘邦已平定了天下,求贤的目的是守住汉室的

5、江山。(3分)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

6、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用事:掌权。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亦不详其姓字 详:知道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C人避之,莫敢诘 诘:质问(责问)

7、D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名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因以为号焉 故自号曰醉翁也B或置酒而招之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怒,命卒曵下奴,笞之。(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不慕荣利”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乙文中人

8、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痛笞奴,遂焚烧其车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两文都写了主人公喝酒写诗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

9、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乙】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

10、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

11、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句意:也不清楚他的姓字详:知道 B句意: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俦:辈(同类)C句意: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诘:质问(责问) D句意: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名:闻名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号:名词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号:取号,动词;B句意: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或:有时;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没有罪,秦二世杀了他或:有人C句意: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以:没有实在意义威

12、摄天下不以兵器甲革的锋利坚固以:凭借D句意: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假:借;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假:借给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

13、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句意: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重点词有:笞:鞭打句意:(谢御史)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句意: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根据句意寻找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根据内容寻找 “性嗜酒” “衔觞赋诗” “饮酒赋诗”答案:(1)D (2)D(3)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14、(4)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2分)(谢御史)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5)不慕荣利(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亦可) “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或:“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不畏权贵、敢于执法 喝酒写诗(填原文“衔觞赋诗”或“饮酒赋诗”亦可)(每空1分,共4分)【点评】“以”的用法: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以:表目的,来)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以:凭借)计日以还(以:表修饰)扶苏以数谏故(以:因为)以刀劈狼首(以:用)以为妙绝(以:认为)黄石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