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681444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18医生签约工作计划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财政局 *市物价局 文件 菏卫发201822号 关于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 通 知 各县区卫生计生局、人社局、财政局、物价局: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鲁卫基层字20186号和关于印发*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菏卫办20172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去年试点基础上,2018年全市所有县区均启动2.0版签约 服务,优先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2、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率,力争覆盖70%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要率先完成目标。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签约服务试点。 二、工作任务 (一)规范团队组建和管理。各县区要对照*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指南(试行)要求,科学组建签约服务团队。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团队数量、人员构成、覆盖人口等情况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重新组队或重新划定片区,确保每个团队均有执业(助理)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临床医师,且团队人数总数适宜,原则上每个团队签约居民数量不得超过2000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根据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状况,做细团队内部

3、乡、村两级的职责分工。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做好团队组建的审核、把关工作,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人员档案数据库(格式见附件1)。今年我市将依托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数据库,为加强团队管理、开展针对性培训、落实预约号权限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建立固定服务场所。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健康小屋、家庭医生工作室和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指导标准,推进签约服务场所、设备保障,提高签约服务工作效率。一是建立健康小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康小屋,使其成为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政策宣传和现场签约以及居民自主体检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 二是

4、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按照签约服务需求,对门诊布局和流程进行改造,在全(专)科诊室基础上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形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门诊医疗服务的固定场所,实现签约居民定向分诊。三是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在村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设立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巡诊服务场所,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携带便携设备,每周固定1个或2个半天定时定点进行巡诊。鼓励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统一配备巡出诊服装、设备和交通工具,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优化签约服务。各县区要根据*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指南要求,细化签约流程,把好签约服务质量关。要按照“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

5、康管理相结合,病情监测与并发症监测、风险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包,避免服务内容上出现过于笼统、过于注重检查项目等问题。一是细化签约流程。签约前,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向居民介绍现阶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与标准、签约政策、服务团队成员专业和专长,并结合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向居民介绍可供选择的服务包及收费标准等内容,使居民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自主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签约应面对面进行,信息化支撑条件较好的县区,可先通过网络进行服务团队、服务包选择,预约线下面对面签约,新签或续签协议必须采用符合 2.0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的协议书和服务包内容,杜绝形式签约、纸面签约。协议书中团队

6、成员信息或服务内容不明确、不具体的,视为无效签约。二是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按照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分类建册,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要在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逐一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明确管理目标、措施、频次和标准,按照定期主动服务与按需提供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服务时间表,明确团队内负责人,并面对面向签约居民做好解释,使居民知晓并理解。三是提供服务手册。向签约居民提供纸质或电子服务手册,方便居民及时查阅本人健康管理档案、服务包内容和服务时间表以及接受服务情况,在有需要时可以及时联系到家庭医生。 (四)强化二级以上医院服务支撑。各县区要结合医共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在二级以上医院

7、组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专科服务团队,与辖区或医共体内基层机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结对,通过定期坐诊、设立慢病联合门诊、开展远程诊疗、接受转诊等形式参与复杂疾病、疑难病患者的签约服务。要组织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治疗定点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分别组建专业团队,按照分区划片和责任到人原则,全面参与孕产妇、儿童、结核病患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签约服务。我委将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情况纳入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考核内容,推动二级以上医院服务支撑和指导工作落实到位。 (五)推进远程诊疗和预约、转诊服务。20

8、18年二级以上医院要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远程诊疗网络,实现基层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便于基层机构为居民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历讨论等服务,同时提高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参与签约服务的效率。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二级以上医院要指定全科医学科或其他科室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相衔接,为基层转诊的签约患者,提供优先门诊、优先大型设备检查、优先住院、优先手术等服务。加快预约号源管理平台建设,将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或专家号源提前开放给家庭医生。在预约号源管理平台建成前,二级以上医院可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挂号机等形式,方便签约居民就近挂号、及时挂号。 (六)重点做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根据

9、*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级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实施规划(2018年-2022年)通知(菏政办字201833号)要求。按照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每人每年原则上不低于130元标准,多渠道筹集资金。具体资金来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列支40元、县区财政补助10元、签约居民个人缴费20元、医保普通门诊统筹金中划拨60元,共计130元,其中普通门诊统筹金中划拨的60元,由所有参保人员不低于10元的标准从普通门诊统筹金中划拨。市县财政要严格落实省财政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 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按照人均10元将部分新增资金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费所需医

10、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县区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当年预拨、次年结算”的办法拨付下达,签约居民个人付费部分在签约时一次性缴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内容见附件5。 (七)继续完善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支撑政策。严格执行*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菏卫办发201724号)文件规定,一是严格执行医保政策。签约居民在一个年度内,普通门诊支付比例由50%提高到70%。建立门诊慢性病患者分级诊疗报销制度,对13种慢性病患者,符合政策规定的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降低门诊起付线,由300元降为100元,年最高支付限额每人每年1500元。充分发挥医保支付的引导作用,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对符合规定

11、向二级以上医院转诊的住院参保患者可连续计算住院起付线;二级以上医院转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参保患者不再另设住院起付线。二是完善基层用药政策和服务价格。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慢性病签约患者,在家庭医生处就诊可酌情延长不超过1个月单次配药量 ;对于下转病人,可延用上级医疗机构医嘱中的非基本药物并以零差价销售给患者。积极探索实施医保基金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免费提供慢性病基本药物政策,基层医疗机构要在规定使用范围内优先保障签约患者基本药物目录外用药。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价格,及时增补和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巡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服务项目和报销政策。

12、三是落实好医疗减免政策。签约管理依从性高、连续签约或长期签约的居民,基层医疗单位给予不低于10%-15%的优惠,贫困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个人承担部分按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执行。 (八)完善签约信息系统功能。县域内要按照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加快推进县级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其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应实现与基本公卫、医疗服务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服务互助平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平台、签约服务工作管理平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上级医院及其他部门的支持交互平台。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的服务互助平台,要实现居民在线服务包和

13、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选择、预约签约、查看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方案、服务内容和时间、预约服务、健康咨询、满意度评价等便民功能。作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平台,要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成员进行角色分配和职责界定,实现系统分工、职能提醒和服务流程无缝衔接;对签约居民个体监测数据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向家庭医生和居民提供健康预警和健康提醒,提供健康状况分类推送个性化健康教育信息和自我管理建议等,可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用智能终端开展智慧化签约、履约服务。作为签约服务工作管理平台,要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工作全过程自动记录并进行实施监测统计,满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开展管理、考核等工作

14、需求。作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上级医 院及其他部门的支持交互平台,要与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双向转诊、远程诊疗、医疗保险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并在这些系统中为居民增加是否签约的身份标签,以便落实各方面签约引导性政策,进行费用或资金结算,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不同部门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的串联、整合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区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工作要求,科学合理确定签约服务工作目标,不盲目追求和提高人群签约率,切实做好已签人群的履约服务。通过签约服务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做好群

15、众健康的“守门人”,不断提升签约居民的获得感。 (二)加强组织领导。今年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省委组织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范围。要严格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推进任务(附件3)要求,逐一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力争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要加强签约服务进展情况监测,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和*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情况监测月报表的报送工作,为及时了解签约服务进展情况、 开展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三)完善综合激励政策。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6、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17号)。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和投入增长机制,基层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激励机制,将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维护群众健康的责任落实到家庭医生个人和团队,推广标准化工作量做法,将签约人群服务利用情况以及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与团队成员的收入挂钩,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签约服务费作为家庭医生团队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组成部分,可用于人员薪酬分配。 (四)加强签约服务的考核和评价。要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绩效考核范围,签约服务可单独考核,也可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相结合。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