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1248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 -12 O-16 Mg -24 Fe -56 Al- 27 Zn -65 Cu- 64 Na- 23 Ca -40 Cl -35.5 Ba-137 S-3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镁用作耐火材料B.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C.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D. FeCl3溶液可用于刻蚀印刷铜电路板【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镁的熔点很高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

2、作耐火材料,故A正确;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故B正确;C.泡沫中有水,若电源三相未完全切断,某相依旧带电,使用后会漏电伤人,电机等电器进水后,绝缘会受到破坏,导致电机损毁,所以电器起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用干粉灭火器对电器设备灭火,故C错误;D.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于刻制印刷电路板,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C。【点睛】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Al2(SO4)3和NaHCO3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生成Al(OH)3、CO2能产生大量泡沫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2.2016全国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长颈

3、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A.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是乙酸乙酯,该物质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未反应的乙醇和乙酸都易溶于水,所以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要用用分液漏斗,A错误;B.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不能溶于水,所以应该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C. 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产生难溶性的氢氧化铁,使溶液变浑浊当最终水达到电离

4、平衡时,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抑制盐的水解,应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时,由于HCl极容易溶于水,而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aCl,由于c(Cl-)增大,氯气的溶解度减小,故只能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但不能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因此不能得到纯净的Cl2,D错误。答案选C。【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3.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B. 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u2+、Na+、Cl-、OH-C. 在强酸性溶

5、液中:K+、Fe2+、Cl-、CH3COO-D. 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Fe2+显浅绿色, 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错误;B. Cu2+和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错误;C. 在强酸性溶液中,CH3COO-与H+反应生成醋酸,错误。D.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共存。4.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十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A

6、. BaCl2、Na2CO3、盐酸 、AgNO3 B. BaCl2、Na2CO3、AgNO3、盐酸C. 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 AgNO3、盐酸、 BaCl2、Na2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转化关系中乙+丁无色无味气体,证明乙丁为Na2CO3、盐酸;依据反应:甲+乙沉淀;乙+丙沉淀;乙和甲丙反应生成沉淀,丙十丁沉淀,判断为乙为Na2CO3;丁为盐酸;丙为AgNO3;甲为BaCl2;故选B。考点:考查物质检验。5. 实验室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要求混合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下列选项能达到要求的是A. Cu2+、

7、NH4+、SO42、NO3 B. Ca2+、Al3+、NO3、ClC. Na+、Mg2+、SO42、I D. H+、HCO3、K+、F【答案】C【解析】A:Cu2+呈蓝色,排除B:电荷不守恒,排除C:符合题意D:H+与HCO3发生反应,不可能大量共存答案为C6.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 3+3H 2B.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 + HCO3 CO32 + H2OC. 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D.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 4NH3H2O AlO2+ 4NH4+ 2H2O【答案】B【解析

8、】试题分析: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B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OH+ HCO3- H2O + CO32-,正确;C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D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故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错误。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7.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 CuS B. NaHCO3 C. FeCl2 D. Fe(OH)3【答案】A【解析】【详解】A.Cu与S发生化合反应直接生成Cu2S,不能生成CuS,故C不能;B.Na2CO3H2OCO2=2NaHCO3,所以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D能;C.Fe2FeCl3=3FeCl2,所以能通过化

9、合反应制得,故A能;D.4Fe(OH)2O22H2O=4Fe(OH)3, 所以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D能;本题答案为A。8.将NaCl、KAl(SO4)2、FeCl2、Fe2(SO4)3、Mg(NO3)2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通过实验就能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A. KSCN B. BaCl2 C. NaCl D. Na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aOH与NaCl不反应,无现象;NaOH与KAl(SO4)2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NaOH与FeCl2先有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NaOH与Fe2(SO4)3有红褐色沉淀;NaOH与Mg(NO3)2有白色沉淀,故D项正确。考点:本

10、题考查物质检验。9.向HCl、NH4Cl、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向HCl、NH4Cl、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H+OH-=H2O,此时无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全后,在和氯化铝反应,Al3+3OH-=Al(OH)3,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增多,直至沉淀完全;然后发生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NH4+OH-=NH3H2O,此时无沉淀生成,所以至氯化铵反应完全沉淀量保持不变;最后加入氢氧化钠发生反应,Al(OH)3

11、+OH-=AlO2-+2H2O,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所发生的变化过程;本题答案为D。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含有NA个原子的氦气体积约为22.4 LC. 25 、1.01105 Pa时,44 g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 1 mol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 mL溶液中Na数为0.1NA【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态,所以11.2 L SO3含有的分子数大于0.5NA,故A错误;B.含有NA个原子的氦气,物质

12、的量是1mol,但未指明是标准状况,所以其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B错误;C.44 g CO2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C正确;D.1 mol NaOH溶解在1 L水中,1 mol NaOH电离出1molNa+,此时溶液的体积大于1L,所以取出100ml溶液,含有的Na+数小于0.1NA,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11.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称量时用滤纸盛放氢氧化钠固体B. 转移溶液时,发现容量瓶中有水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D. 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答案】

13、D【解析】【详解】A.称量时用滤纸盛放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所以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氢氧化钠减少,结果偏低,故A偏低;B.转移溶液时,发现容量瓶中有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不会偏高;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相当于稀释原溶液,结果偏低,故C偏低;D.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读取的液体体积小于容量瓶的规格,即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故D偏高;本题答案为D。【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时,用c=,进行讨论不当操作对n、v的影响即可。1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有Cu2+、Na+、CO32、Ba2+、Cl、SO42,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有无色无

14、味气体生成,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u2+、Ba2+、SO42B. 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O32C. 可能存在的离子有:Na+、Cl、SO42D. 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沉淀为硫酸银【答案】B【解析】【详解】因溶液是无色透明溶液,所以一定不存在Cu2+,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一定含有CO32-,因Ba2+和CO32-不共存,所以一定不含Ba2+,为使溶液电荷守恒必有Na+,因为已经向溶液中加入了盐酸,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有Cl-,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旳离子是Na+、CO32-,一

15、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不能确定的是SO42-、Cl-,所以B正确。本题答案为B。1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铝土矿a bcdAlA. b中铝元素是以阳离子形式存在B. 、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C. 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D. 中需要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盐酸,生成氯化铝,则b中铝元素是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故A正确;B.加入氢氧化钠后只有氧化铁不反应,应过滤分离,中加入过量盐酸,需将氯化铝溶液和硅酸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因为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生成铝,则进行的操作是加热使氢氧化铝分解为氧化铝,故d一定是氧化铝,C正确;D.b含有氯化铝,要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应加入碱性物质,加入二氧化碳实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