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1241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十五次双周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十五次周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

2、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

3、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

4、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

5、,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

6、非一成不变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过完夏天再去天堂墨中白 老人感觉到这个夏天在一天天变凉。 老人要走了。 老人不想走。老人舍不得居住的土屋,更舍不得他多年的老伴。老伴为他养育五儿三女,吃了一辈子苦。 老人和老伴儿孙满堂,可儿孙们却很少去他们住的土屋。 每年麦收,五个儿子就会给他们送来食用的小麦,女儿们过节也会送来点酒和肉。 老人和老伴知足。 老人知道儿女们都有子女,要供他们读书,还要为他们结婚操心,就像当年他们为他们操心一样。 儿孙们活得幸福,老人就快乐。老人常把快乐说给老伴听,可老伴总唠叨着,怨他们多时不来土屋。 老人安慰老伴说,孩子们忙

7、。你要是闷得慌,就陪我到北沟边放羊吧,和羊说话,也很快乐的。 老伴没有理他,却说,娃是嫌咱们老呢! 老人不再说话了,搂着羊儿问,我们老吗? 羊叫了两声。老人高兴地对老伴说,瞧,羊说咱们还年轻哩! 老伴就笑骂,老不正经的。 老人喜欢老伴骂这句话。 老人不服老,直到那个夏日走回老屋,摔倒了,才发觉真的老了,想爬,手脚却不听使唤。 老人站不起来了,躺在床上。 老人不能动,可心像镜子一样明亮。 看着老伴弯着近九十度的腰忙着照顾自己,老人真想快一点走。 老人当过兵,打过鬼子,不相信有天堂。可老伴信奉神,说好人会升天堂。 老人真希望有天堂,早两年过去,把那边安排好,将来好接老伴在天堂一起生活。老人躺在床上

8、,想着天堂的事,可脑子清醒,清醒的老人想喝水,拿桌上的水杯,手碰杯时,人却滚掉下床来。望着不到半米高的床,却不能上去,老人的心好疼。 老伴回家,看到躺在地上的的老人,伸手拉。 老人说,你年轻时抱不动我,现在如何拉得起! 老伴去找儿子,五儿、四儿、三儿外出打工,二儿赶集没回家,大儿在北沟放羊。老伴只好叫来乡邻才把老伴人抬到床上。 晚上,老伴弯着腰,来到大儿子家,让他去把老人家睡的床腿锯短点。 大儿子说,找老二吧,他家有锯。 老伴到二儿家,二儿子说,好好的床腿,锯掉干嘛?老大呢? 俺家的锯条断了。二儿媳妇不高兴地说。 老伴没有再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土屋。 来到床边,老伴拉着老人的手说,

9、你还不如早一点走好呢。 老人握住老伴的手说,我也想,可这么热的天,儿孙们披麻戴孝,受不了,酒席上的菜也不能放 你管那么多干嘛 谁叫他们是咱的儿孙呢,我一天没走,心里还在装着他们。 要不,你过完夏天再去天堂吧。 老人说,我尽力撑吧。 老人的儿子还是找来锯把床腿锯短了。 老人能拿到桌上的水杯,可很少能喝尽杯里的水。 更多的时候,老人是在数着夏天的日子。看着床前的电风扇,老人想,自己同它一样,过完这个夏天,也该歇工了。可又一想,明年夏天,天热,电风扇还会不停地转,而那时的自己呢?也许真的有天堂,要不这活生生的灵魂到哪里去? 老人感觉自己离天堂越来越近,已经闻到天堂门外桂花树上飘来的香味了。 老人对老

10、伴说,通知儿孙们回家吧。 老伴问,不能再过几天走? 老人说,夏天就该走的,天凉了,再冷,我怕去天堂的路滑! 老伴笑了,老不正经的,临走,也不改! 老伴一直陪着老人,直到老人微笑着离开。 老人的儿孙们回家,热闹风光地送走了老人。 五个儿子算账,扣除礼金,一家赔钱500元。 儿媳们说,天凉真好,菜能多放几天,有的肉还能回锅,要是碰上热天,这五十多桌酒席,可真赔大了。 老伴把保管一天的礼金包交出来后,分完钱,五个儿子互相望着,算好的账,却多出2500元钱。 看着一家人又围着聚在一起核对着账款,老伴摇摇头,弯腰,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的土屋。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老

11、夫妇的“知足”表现在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很少,就是子女们在特定时节送点小麦和酒肉来,他们就很满足了,同时也是要表现老人们生活的清苦。B.老人开始“不想走”,是舍不得离开久居的老屋和相濡以沫的老伴,后来又“真想快点走”,是看到老伴照顾自己的艰难。C.当过兵,打过鬼子的老人,如今没想到自己衰老到从床上滚下来,巴望着半米高的床却不能上去,老人感到“心好疼”,这里有对自己无人照看的强烈怨恨。D.小说中写老人离开之后,儿子们回来把他热闹风光地送走了,举行了热闹体面的葬礼,这里可见作者对老人儿子们这种做法的肯定。5.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标题“过完夏天再去天堂”的寓意。6.分析小说结尾“老伴摇摇头,弯腰,

12、拄棍,蹒跚着,走回场上的土屋”的内涵,并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文章内涵的看法。(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

13、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叶、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叶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峰介绍。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

14、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酒等乐趣。(摘编自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2018年1月12日海南日报)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较于城市,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

15、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做工作。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摘编自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2018年2月28日中国经济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提升农产品质量。B、要确保农民全员参与和全面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C、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以绿橙、茶叶等种植采摘为特色,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特色旅游体验。D、乡村振兴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政府要拿出勇气、智慧与担当,踏实工作,要改变农民的思想。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村经济基础仍然脆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乡村振兴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B、海南大里田园综合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