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80693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 届高三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II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 分 时间为90 分钟 2 请将第 I 卷 选择题 第 II卷 非选择题 各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 I 卷 选择题 本卷共 32 个小题 每小题1 5 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三字经 写到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 A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 宗法制度的血缘性 C 社会制度的稳定性 D 西周权力的分散性 2 周代分封制下 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 行事 学说统一的 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

2、化的整合 据你推测 周代的 雅言 最早应起源于当时的 A 燕国 B 宋国 C 韩国 D 京畿地区 3 秦灭六国后 为改善北方交通 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是 A 筑长城 B 挖灵渠 C 修驰道 D 修五尺道 4 有学者认为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 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 使国家整体观念深入到边远 地区 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郡县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 B 郡县制促进了中国古代皇权国家形态的形成 C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D 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 5 下列是宋 元 民国 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 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 书院 学堂 新

3、军 警察 临安志 宫阙 宗庙 三省 台阁 禁军 科举 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 府州官员 学校考 本路蒙古学 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 报刊 文物古迹 名家学术思想 A B C D 6 史学家金耀基认为 中国现代化文明转型有三个主旋律 经济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文化上从经学到 科学 政治上从帝制到共和 开启这三个主旋律的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废科举 设新式学校 B 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清末新政 C洋务运动废科举 设新式学校戊戌变法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7 歌 曲是时代的产物 与 嗨来梅翠花 嗨呀海棠花 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 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 是 A 解放区的天 是明朗

4、的天 B 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8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 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 最惠国待遇 获得更多权益 B 西方国家想借 修约 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 清朝政府没有遵守 南京条约 各项条款的规定 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9 近日 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区域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 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 致远舰 船 体破坏严重 甲板以上所剩无几 所有钢材都有火烧过的痕迹 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

5、研究意义重大 很 多谜团得以解开 由此可见 A 科技进步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B 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 C 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 D 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 10 2014年 2 月 27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 难者国家公祭日 下列反映历史真相的证据中 最具说服力的是 A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留言 B 日本记者的新闻照片 C 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D 中国战地记者的文章 11 倘中邦人不自爱惜 自暴自弃 则鹬蚌相持 转为渔人之利 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 国人不和 外邦欺 悔之晚矣 资政新编 太平天国 这是指 A 天京事变的教训

6、B 安庆失陷的教训 C 孤军北伐的教训 D 天京陷落的教训 12 孙中山分析失败的原因时说到 曾几何时 己为情势所迫 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 妥协 此种妥协 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 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据此反映了 A 孙中山认为反革命的专制阶级是皇帝势力 B 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主动采取了灵活措施 C 孙中山找到了失败的真正原因 D 孙中山分析了失败的主观原因 13 20 世纪 30 年代 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 共产党的祭文是 维某年四月五日 苏维埃主席毛泽 东 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 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 曰 各党各界 团结坚固 民族阵线 救

7、国良方 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B 中共领导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 中华民族同日本的矛盾不断尖锐 D 国共两党已经放弃前嫌达成一致 14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 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 论持久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 五四大潮的洗礼B 长征 C 上井冈山D 重庆谈判 15 电影 建国大业 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 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 中山先 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祈先生命驾北来 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 指

8、导 宋庆龄参加会议的地点应该是 A 延安 B 西柏坡 C 北平 D 北京 16 电影 我们像葵花 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 不小心 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 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均 纯属虚构 毫无根据 B 根据情节判断 这个时期全国处于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 C 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这说明 依法治国 深入人心 D 这个故事情节表明 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反革命分子 17 表 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 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 第一年3

9、0 21 49 第二年41 3 0 4 58 3 第三年51 759 0 003 48 238 A 抗日战争胜利 中苏贸易激增 B 实行 一边倒 政策 中美贸易剧减 C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改编寓意深刻的中国古诗词 常常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少小离家老 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 这首改编了的 回乡偶书 所反映的场 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于 A 新中国成立初期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改革开放时期D 香港 澳门回归之后 19 1984 年 5 月 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

10、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 国牌 这句话说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一原则 A 不结盟 B 平等互利 C 互不干涉内政 D 互不侵犯 20 1972年 2 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 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A 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 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21 伯利克里时代 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 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 立即 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 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 A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雅典公民只尊

11、奉神明的意志 C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 伯利克里排斥 持不同见解者 22 十二铜表法 中说 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B 奴隶参与了立法 C 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D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23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 方案规定 取消了56 个 衰败选区 的议会名额 减少小选 区选举名额 将空出的143 个席位分配给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议会改革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之初 B 通过改革 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C 通过改革 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 D 通过改革 推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 24 1

12、788 年 7 月 10 日 纽约某报纸以 船讯 号外 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 已载着十 三包 联合 和平和友谊 进港 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 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A 三权分立原则 B 联邦体制 C 共和制度 D 民主原则 25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 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 而且可以相当准确 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 它 指的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四月提纲 26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被称为 三月十八日革命 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在3 月 18 日 其直接原因是 A 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 社会各种矛盾激

13、化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 C 巴黎人民生活困苦 渴望建立新制度摆脱困境 D 1871 年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 27 阅读下图 图中文字 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 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美国在军事上推行 马歇尔计划 B 美国企图借此控制西欧 建立新的国际格局 C 欧共体 欧盟建立是实现美国意图的重要步骤 D 20 世纪 60 年代末西欧经济得到恢复 实现 西欧重新强壮 的目标 28 以下农业工具 按农业生产顺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耧车 耕犁 大镰 曲柄锄 耙 A B C D 29 吕氏春秋 上农 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14、 耕 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井田制下 十千维耦 的耕作方式 B 农业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 C 牛耕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D 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较轻 30 下图是英 德 俄 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 变化示意图 这一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日本 31 老舍的 茶馆 中有一位秦二爷 是一位实业家 他的理想是要建 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 人 那才能抵制外资 那才能救国 有一段时期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 这段时期应该在 A 甲午战后 B 前后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抗日战争时期 32 为了更好掌握现代化史观 社

15、会史观 全球史观等几个主要史学观点 我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 中 国近代史模式 为题进行了讨论并绘并制了下表 其中属于从社会史观角度分析的是 模式将中国近代史看作 冲击 反应 模式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 侵略 革命 模式是西方列强侵略 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 农耕 工业 模式是一部展现中国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 碰撞 交汇 模式 是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史 A B C D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做需3 个题目 其中33 题 22 分 34 题 18 分 35 题 12 分 共计 52 分 请把答案写在答卷纸 上 3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 五条不中 中者信善 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 月 乃至累年 乖谬既多 不亡何待 贞观纪要 论政体 明太祖说 自秦始皇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 政 今我朝罢相 设五府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顽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环顾当时的世界 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大清王朝268 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 但是英国 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 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 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即 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 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 之走向现代 英国 解说词 材料三 美国国父乔治 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 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 天 面对代 表们的唇枪舌剑 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 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1787 年 9 月 17 日 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 联邦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