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0331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卷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

2、表明()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B.C.D.3.(2018山西运城模拟)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18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即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都充满智慧。但由于受天气数据、计算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

3、精确的科学。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科学技术让人们完全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规律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A.B.C.D.4.(2018湖南衡阳二模)诗人艾青的自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恰恰是随着每个人的出生早早便扎根在乡愁里,凝结在故土的草木中。诗人艾青的自问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乡愁取决于诗人的感悟和情感意识的内容根源于

4、社会实践A.B.C.D.5.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改变规律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B.C.D.6.(2017江苏)20世纪80年

5、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7.(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读懂人脑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验中,志愿者一边看图一边接受大脑核磁共振,然后由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系统不仅能清晰地还原出志愿者看到的图像,而且还能还原志愿者想象的图像。可见,人工智能()借

6、助人脑具有了直接现实性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可将人脑反映事物的过程显现出来A.B.C.D.8.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写真的梨花开的情景,这里强调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是主观的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B.C.D.9.科学家对黑洞的研究,是人类对茫茫宇宙进行探索的

7、重要部分。此番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的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并对理解星系和类星体的形成演化以及进一步研究引力波和基本引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这进一步佐证了()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意识只有突破规律的制约才具有直接现实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B.C.D.10.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查得费曼率先提出利用微型机器人治病的设想。比如在人血中放入纳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动寻找沉积于静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将其一一分解。如今,科学家根据分子病理学原理研制出各式可进入人体微观世界行走的纳

8、米机器人,应用于临床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等。纳米机器人在医学研究领域由设想到应用佐证了()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可主导微观等领域的研究A.B.C.D.11.(2018河北衡水中学八模)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

9、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奠定了分子基础。这说明()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被推翻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设计和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A.B.C.D.12.(2018北京四中模拟)欧洲航天局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对银河系超过10亿颗恒星进行高精准度“扫描”,科学家将“盖亚”探测器提供的恒星数据与欧洲航天局20世纪90年代发布的“依巴谷星表”和“第谷2星表”相

10、结合,对它们共同显示的200万颗恒星进行深入分析,测算出这些恒星之间的距离。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认识对象的具体形态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无限性科学探索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层次A.B.C.D.二、非选择题(共两小题,共40分)13.(2018辽宁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

11、态,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需要呼唤极致的工匠精神回归。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加入了“突破”和“创新”的元素,新工匠精神不再一味地强调一丝不苟,慢工出细活,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历史证明,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中国梦的实现仍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必将助推“中国制造”。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助推“中国制造”。(20分)14.(2018四川资阳二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

12、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

13、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过程。(20分)单元质检卷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C苏东坡的观点是说从事物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B两项都是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与题意不符。D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不符合题意。2.B题干材料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符合题意;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错误;在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

14、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符合题意,是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3.C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科学技术还没有让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不选;大气运动的偶然性背后有其规律的必然性,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的观点错误,不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正确;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正确。4.C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不选,题中没有体现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中“取决于”表述错误。爱国主义情怀恰恰是随着每个人的出生早早便扎根在乡愁里

15、,凝结在故土的草木中,这说明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实践,符合题意。5.D“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说明科学认识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符合题意;“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这说明科学认识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符合题意;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和消灭规律,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人的意识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而是强调人的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符合题意。6.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量子纠缠”原理指导科研,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可见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故答案为D项。A、B两项材料未体现。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7.D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能清晰地还原出志愿者看到的图像,而且还能还原志愿者想象的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