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03059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8.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件湘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 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内力作用 1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2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3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褶皱 图中A 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 形成褶皱 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 叫背斜 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 叫向斜 2 断层 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 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称为断层结构 其中E处叫地垒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 D处叫地堑 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火山

2、 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 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 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 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4 板块构造学说 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板块名称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 B为太平洋板块 C为印度洋板块 D为美洲板块 E为非洲板块 F为南极洲板块 2 板块边界类型 图中M为消亡边界 N为生长边界 3 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如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 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如图中b 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 形成了深邃的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3、 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 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8黑龙江哈尔滨检测 下图为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 矢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图 据此完成第1 2题 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大于板块内部B 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相同C 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D 太平洋板块最不稳定2 关于图中四地地壳运动特征示意图 正确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 解析 1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 四周是陡崖的方形山体 大瓦山是桌状山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 横断山东

4、侧 海拔3222米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 山体分两层 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 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据此完成第3 4题 1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A 沉积作用 板块挤压 褶皱断层 岩浆喷出活动 断块抬升B 板块挤压 岩浆侵入活动 地壳抬升 周边岩层被侵蚀 搬运C 板块挤压 褶皱断层 地壳下陷 沉积作用 地壳抬升D 褶皱断层 岩浆喷出活动 断块下沉 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4 大瓦山形成过程中 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 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A 依然是桌状山B 起伏和缓的丘陵C 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 峰林 峰丛广布 答案 解

5、析 1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褶皱和断层的比较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 二者在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如下表所示 1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拓展延伸地质作用与矿产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分布格局与特点 像金 银 铜 铁等内生矿床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

6、 煤炭 石油 天然气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 背斜呈天然拱形 密闭性好 因此背斜是储存石油 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1 2018天津卷 4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 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间歇性抬升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D 持续性沉降 1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答案 解析 1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018江苏卷 5 6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 P C D S2 S1 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 完成第2 3题 20 知识梳理 基础反

7、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3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 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 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 答案 解析 2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2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 合理改造能趋利避害 如在梯田上耕作 填海造陆 2 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 如在坡地上耕作 常考图形 2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下图为英国约克郡戴尔国家公园内大裂谷附近岩层剖面示意图 读图 完成第1 2题 1 温和湿

8、润的石灰岩地区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 A 黄土地貌B 雅丹地貌C 冰川地貌D 喀斯特地貌2 加宾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溶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 刨蚀D 地壳下陷 常考图形 答案 解析 2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 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 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 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 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 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据此完成第3 5题 常考图形 2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坡是 A 迎水坡 流速慢B 迎水坡 流速快C 背水坡

9、流速快D 背水坡 流速慢4 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 坡和 坡B 坡和 坡C 坡和 坡D 坡和 坡5 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 维持原地B 往复摆动C 向上游移动D 向下游移动 常考图形 答案 解析 2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常考图形 2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沉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常考图形 2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1 不同河段河谷的形态及成因 2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2 河流侵蚀地貌 2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0、 常考图形 3 河流堆积地貌 3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31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拓展延伸河流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河道比较平直时 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2 如果是弯曲的河道 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32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的形成 河流流经弯道时 水流保持惯性 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 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 由凹岸流向凸岸 形成弯道环流 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 凹岸发生侵蚀 凸岸发生堆积 如上图所示 33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1、 常考图形 方法技巧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 根据一条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 2 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 34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3 根据河床的深浅判断河流流向 4 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断河流流向 35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5 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断河流流向 6 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河流流向 一般地 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 且棱角分明 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 且呈浑圆状 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36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2018全国 卷 6 8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

12、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 T1 T2 T3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 T0 T2 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第1 3题 37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1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B T1C T2D T32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B T2形成时期C T1形成时期D T0形成时期3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B 持续抬升C 间歇性下降D 间歇性抬升 答案 解析 38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常考图形之6 地质地貌示意图 39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13、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判读方法 地质地貌示意图的判读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以上图为例 其基本思路如下 1 辨地貌 甲为沿海冲积平原 乙为河口沙洲 丙处为河流凸岸 戊为谷地 2 析成因 甲 乙处分别为流水沉积而成的沿海冲积平原和河口沙洲 丙处位于河流凸岸 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对面的凹岸侵蚀作用明显 丁处位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外围 为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变质岩 应为密度较大的内生矿床 戊处为典型的背斜成谷 3 理过程 根据图示信息 从整体上重建区域地质过程 该岛屿为海底地壳受水平挤压 岩层向上拱起 背斜 出露海面 后由流水作用雕塑形成的地貌景观 40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常考图形 拓展延伸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