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02311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署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学月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图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图1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图2为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3题。2.、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

2、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3. L段(、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450千米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回答45题。4.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各大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5.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6.我国昆明四季如春,其

3、“春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高纬度、低海拔 B.高纬度、高海拔 C.低纬度、低海拔 D.低纬度、高海拔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读图3回答78题。图37.乙分界线是我国A.内外流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8.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夏季风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910题。9.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

4、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10.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珠海、南昌 B.南昌、贵阳 C.贵阳、厦门 D.厦门、珠海图4是我国四个地方(一)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影响。读图回答1113题。11.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锋面过境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12.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13.图中,地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图

5、5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5,回答1415题。14.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15.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16.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 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回南天”是指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气流迅速增强,致使当地气温回升,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低温物体表面水珠密布的一种天气现象。回答1719题。17.我国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A.华北地区 B.江淮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18.

6、可能加强“回南天”现象的天气系统是A.准静止锋 B.台风 C.冷锋 D.高压19.“回南天”结束后,我国A.长江流域即将进入伏旱 B.华北地区将迎来多风沙天气C.江淮地区即将迎来梅雨 D.东北地区将进入多雷雨季节图6是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2021题。图620.关于图中由甲到乙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东向西递减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由南向北递减 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21.图7中,能正确反映图6中河流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图7A.甲 B.乙 C.丙 D.丁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

7、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2224题。22.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3.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24.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图8所示我国西北某区域,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

8、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2527题。图825.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26.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27.造成这次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是A.短时间降水量多 B.支流汇入多 C.地势低平 D.冰川融雪量大图9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9,回答2830题。 28.该地形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29.造

9、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30.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9分)读我国部分地区(图10)及其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图10图10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地点海拔(m)42 8951 2881 3022 261238年降水量(mm)559966611 5363722 045975年均温()12.26.611.717.25.524.124.3(1)说明造成、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10、。(3分)(2)分析地降水量高于地的原因。(3分)(3)分析、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3分)32.(13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1是某时期我国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4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分)(3)说明图1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

11、造成的环境影响。(6分)33.(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辽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14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析辽河流域西部河流含沙量大的形成原因。(6分)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流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3)“丁字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图14右上角为“丁字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字坝的作用。(6分)2018-2019学年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第一

12、学月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选错或不选的不给分,本大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CDCDA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ACBCDA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CBCDDBA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 (9分)(1)地纬度较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地低;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地。(3分)(2)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也可以接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地降水量远高于地。(3分)(3)、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但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减少。(3分)32.(13分)(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4分)(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支流:发展航运。(3分)(3)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有所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6分)33. (18分)(1)西部河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快,冲刷能力强;流经沙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