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800403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21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一、选择题1.(2018陕西榆林一模,18)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其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出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2、”,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2.(2018山东临沂期中,19)1550155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其意图是()A.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B.将路德教传播到美洲C.落实人人平等的理念原则D.以传教取代殖民掠夺答案A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这一时期西班牙大力向美洲扩张,根据材料“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可知其意图是为征服美

3、洲提供理论依据,故A项正确;路德教在16世纪传入北欧诸国和西欧部分地区,至18世纪中叶开始传入北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其意图是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而不是落实人人平等的理念原则,故C项错误;传教是为殖民掠夺服务的,故D项错误。3.(2018陕西安康期中,24)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掌握了东方贸易,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地理大发现带来商业革命C.荷兰后来成为海上马车夫D.东西方都奉行开放的政策答案B解析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商业

4、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相符,故B项正确;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C项因果倒置,故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是被迫打开国门,故D项错误。4.(2018安徽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联考,18)14921595年,仅西印度群岛就向西班牙输金银20亿皮西塔(西班牙银币名),同时,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1 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现象()A.加快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B.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C.导致欧洲国家掀起“价格革命”D.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形成答案C解析

5、从材料“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1 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可知西班牙等国没有加快本国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等国家从殖民地获取大量金银,并购买大量外国商品,没有体现欧洲国家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故B项错误;材料中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国家又用金银换取大量奢侈品,可知欧洲出现了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的“价格革命”,故C项正确;“三角贸易”是欧洲通过黑奴贸易获得巨额利润的行为,与材料中欧洲金银量增加不符,故D项错误。5.(2018湖南衡阳2月联考,15)“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

6、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扩张活动,故A项错误;材料“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仅仅描述瓷器对葡萄牙的影响而不是欧洲国家间矛盾,故B项错误;商业革命指的是贸易规模扩大、种类增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根据材料中“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

7、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个人化纹章的瓷器”表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6.(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17)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C.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D.引发了“价格革命”答案B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物价飙涨是直接影响,并非最主要的影响,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是其最主要的影响,故B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和“价格革命”不是新航路开辟后最主要的影响,故C、D两

8、项错误。7.(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10)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近代国家进行理性的思辨”“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得出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A、B两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

9、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8.(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期中,10)航海条例是英国近代早期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下列关于航海条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颁布于“光荣革命”之后B.是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物C.与英荷海上争霸相关D.使英国取得了世界霸权答案C解析英国航海条例颁布于1651年,在“光荣革命”(1688年)之前,故A项错误;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生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故B项错误;英国在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打击荷兰海上贸易,与荷兰争夺海上贸易霸权,故C项正确;英国取得世界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之后,故D项错误。9.(2018福建泉州质检,19)下面是欧洲、美洲、

10、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表: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据此推知()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答案C解析材料涉及的是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造成的,与政府鼓励移民无关,故A项错误;美洲人口的减少主要是西方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导致的,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高产作物引进和种植与美洲和非洲居民的减少无关,故D项错误。10.(2018湖北荆州

11、质检,15)“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A.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B.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C.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D.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答案B解析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属于由盛转衰的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没有实现从商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模式转变,故B项正确;荷兰

12、没有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故C项错误;荷兰在16世纪已经是真正的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11.(2018山西太原期中,22)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因,正是基于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这说明英国成为殖民霸主()A.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海军力量的强大是根本保障条件C.由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政治优势D.基于地理空间狭窄的危机意识答案A解析材料中英国海军的扩张,最终英国成为殖民霸主,是“基于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市场和原料要求的必然结果,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根本动力,海军力量并非

13、根本保障条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英国成为殖民霸主,与制度创新和危机意识无关,故C、D两项错误。12.(2018河南洛阳期中,20)在自由殖民主义时期,英国政府规定印度产品出口英国,英国征收保护性关税,而英国输往印度的商品,则以自由贸易为名,征收象征性关税。这一规定()A.使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B.表明英国已是“世界工厂”C.摧残了印度的传统手工业D.使得自由贸易流于形式答案C解析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主要是英国通过殖民战争获得的,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英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税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政府规定印度产品出口英国,英国征收保护性关税,而英国输往印度的商品,则

14、以自由贸易为名,征收象征性关税”可知,当时英国的工业品大量进入印度,而印度的产品则很难进入英国,其结果是对印度传统的手工业造成巨大冲击,故C项正确;当时的自由贸易是英国占据主导和控制地位,自由贸易对英国而言没有流于形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国家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金银器皿、铁金属器和造纸、印刷等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包括中国内地对西方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皮毛和棉花、蔗糖等生产技术的需求。就中国来说,丝路贸易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正是因为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具备了相

15、应的条件。奢侈品、特产品贸易在域外通商中的主导地位,因为其既能满足统治阶级特殊的消费性需要,还能带来高额利润,因而封建国家对奢侈品贸易的态度及采取的政策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兴衰存亡,这也是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之一。摘编自于倩古丝绸之路贸易规律探析材料二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摘编自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利物浦的人口不到4 000,一年上缴的船税只有可怜的12英镑。1709年,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从非洲向美洲的巴巴罗斯种植园运送了200多名奴隶,获利4 000多英镑。此后,利物浦逐渐成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