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80026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老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老校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战 地 斜 阳张恨水天上的红日,有澡盆那么大,慢慢地沉下大地去了。沉下红日的大地上,有些如烟如雾的浮尘了,和天上一些淡红色的云彩,这两样颜色调和起来,把眼前望见的一些人家,都笼罩在那苍茫的暮色里。因了误会,顺起挨了母亲的骂,一赌气便说:得!我这就走,我要挣不到钱,一辈子也不回来。顺起离开了村子,来到北京城,遇见同村赌输了钱的姚老五,两人聊起当兵的事。顺起说:我什么都可以干,当兵就当兵。给大炮打死了,二十年回来

2、,还是一条好汉,我怕什么?姚老五说:我陪你干,若是哪天当个什么队长,我想村子里那班瞧不起咱们的混蛋,就得改了笑脸见咱们。两人当了兵,随军开赴前线。大家饱餐一顿,团长就下了命令,排成了散兵线,向前面阵地里去。大家都提了枪, 弯了腰,半跑半走。顺起走到此地,知道已是火线,但还不觉得有何危险。不料,轰通轰通,大炮就响起来。距自己不到一二丈路的地方,一阵飞尘,有一亩多地那么大,向天上直涌起来,顺起赶快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等那尘落下去时,只见前面,已躺下两个人,血肉模糊,像宰了的绵羊一般软瘫瘫的,躺在地下。顺起整个心提在口里,糊里糊涂地向前走。所幸走不多路,有一道战壕,就连爬带跳,向里面一滚。此时,敌

3、人不住地向这边放炮,那炮弹落下来,只在这战壕前后,吓得人动也不敢动。顺起拿了一管枪乱七八糟,向外放了一阵,胆子就大了些。正歇了一口气,枪炮又响起来了。上面忽然发下命令,上刺刀,冲锋。那团长在后嚷着道:好兄弟们,上呀,上呀!在战壕里伏着的人,一拥而上。顺起爬出战壕,看见同营的兵士,接二连三地向地下倒。敌人放出的枪子,雨点一般,打在面前的土地里,将浮土溅得乱飞。顺起想,到了这时,上前还逃得出命来,向后退, 就非打死不可。人一吓糊涂,也不管什么生死,手里托着枪,只管在烟雾弥天的弹雨里,向前冲锋,口里喊着杀。不知何时,肋下让东西打了一下。一阵心血沸腾,便倒地下,人就昏睡过去。及至醒来,已听不见枪炮声,

4、一片荒地,接住了天。那天如一只青的大圆盖,将大地盖上。一轮红日,向地下沉将下去。靠西的大半边天上,全是红云,那红光一直伸到半天空,连大地上,都带着红色。看着睡的地方,左右前后,完全是死人。靠得最近的一个,浑身糊满黑土。看他的脸,咬着牙,微睁着双眼,满脸都是苦相。两只手,扒着地,十个指头,都掐入土地去多深。这不是别人,正是姚老五。顺起这才想起,自己是枪伤在战地里。一看身底下,摊了一块血,已经都凝结成黑块。于是感到四肢酸痛,心里烧热, 一点也不能移动。自己虽活过来,但这一片荒地,四处都是血尸,哪里有人来搭救。看看远处,尘雾慢慢在地下升起,西边没有太阳,只有一块红天。周围的浮尘和红云相混,成了朦胧的

5、暮色。忽然想到离家那天,也是这样的情形,再要回家,是万不能了。一阵风来,吹起一股血腥。两三条野狗,拖着一条人腿在远处吃。好在那西方的红光也减退了,天色是昏昏暗暗,看不见这伤心的事。但是一想,我的腿,明天恐怕也是狗的了。一阵心酸, 肝肠寸断,只叫出了一个字:“妈!”就在这夜幕初张的战场里,安然长睡了。(选自中国现代小说精品张恨水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小说主要叙述了顺起开赴前线,在炮火之下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流露出 作者的悲悯情怀。B.战场上,顺起不懂战术、胡乱开枪、盲目冲锋,同营伤亡惨重,含蓄

6、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C. 姚老五战死在沙场的描写,寥寥几笔,透露出悲凉气息,与前文他光宗耀祖的理想形成强烈反差。D.“就在这夜幕初张的战场里,安然长睡了。”小说结尾淡淡的笔调却蕴含浓浓的悲伤,意味深长。5.小说中的顺起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6.小说开头段的环境描写,有哪些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

7、、深邃的思想。武侠小说是娱乐的,是通俗文学,但金庸小说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一般的娱乐品,而是一种有思想的娱乐品。如金庸自己所说:“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金庸将武侠写出新经典,这说明,题材、类型是限制不了作家的,真正杰出的作家、有文化素养的作家完全可以在某种固定的题材里写出了不起的作品来。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因为面向大众、形式通俗,就自降格调。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等于媚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家之大者,未尝不如此。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写作,真正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百姓,端正立场,负责任、有见

8、识,对时代和现实不回避,这一点我们应该向金庸学习。 (摘编自金庸作品的魅力和文学养分 思想淬炼与境界提升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6日)材料二:注:1、此处小说指14部长篇武侠小说 2、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2月(数据来源:关于“文学阅读与当代生活”的问卷调查)材料三:“今天看金庸的小说,如同当年的水浒传,基本看来还是通俗的作品,但是逐渐,时间会把它经典化。”陈洪认为,通俗文学经过经典化之后,尤其是像金庸作品这样的登峰造极之作,是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绕不过去的现场。“随着经典化,更加显示出价值。现在写文学史,不可避免要写到金庸了”。陈洪认为,金庸小说的高度、可读性和内涵,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

9、圆融的知识涵盖、厚重的历史感、对传统血脉的继承,“金庸的作品是把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融入小说的成功范例”。陈洪提到,“庄禅”与“孔孟”是金庸塑造“武侠英雄”之理想人格的两个重要思想资源。“庄禅意识”是如何体现的?陈洪总结,在价值追求上,这些人物不仅蔑视俗世的富贵,而且对江湖的荣誉、权力也没有兴趣;在行为方式上,大多不拘小节,不顾毁誉,率性而为;在情感状态上,往往看似游戏人生,实则内心肝肠如火,一往情深。“孔孟”的思想因子,也深深埋藏在金庸塑造的一个个灵魂中。陈洪指出,“见义不为,无勇也。”金庸小说中处处体现“义”字。伟大,是陈洪给金庸作品的评价。“因为金庸,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的因子在现代文化

10、的背景下,激活再生。以他的文学的生花妙笔,活生生的形象、抓人的情节,激活再生的成功典范”。(摘编自陈洪寻找金庸小说的传统文化风骨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9日)材料四:在空间距离最近的香港读者眼中,金庸先生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世界第一健笔”。明报之所以能在香港报纸中独树一帜,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还与他的社评分不开。“我必须要写好社评后才能放心吃饭”。金庸有意识地让社论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国际形势和重大新闻更是金庸社评的主要话题。1964年,金庸在一篇题为世界粮食分配不均的社评中谈到粮食安全,“纵然有一半以上人口从事耕作,拉丁美洲仍然有数百万人陷于饥

11、馑;非洲方面,每一个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只够他本人及家庭成员吃”。他以日本作示范,认为其农业制度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除了对国计民生的关切,面对复杂变幻的时局,金庸也总是强调人民性。“凡是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赞扬之,有害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反对之。”因此明报得到市民群体的广泛支持。(摘编自环球人物杂志2018年11月13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金庸的作品产生在香港这样的商业环境中,但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非特想象神奇、故事迷人,而且格调高雅、思想深邃。 B. 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但金庸小说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体现在金庸可以在固定的题材里写出

12、有思想的娱乐品。 C. 金庸把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融入小说,用“庄禅”意识与“孔孟”思想塑造“武侠英雄”的理想人格,因此被陈洪评价为“伟大”。 D. 明报得到市民群体的广泛支持,是因为金庸社评总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表 达对国计民生的关切。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二图表显示,占比27%的原因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说明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金庸小说也不例外。 B. 材料二图表显示的被调查者喜欢金庸小说的原因,可以印证材料三中陈洪认为金庸小说经典化的观点。C. 材料二图表显示,17.1%的被调查者喜欢金庸小说是因为:崇拜武功高强的英雄。此处英雄的内

13、涵与材料三陈洪所认为的“武侠英雄”的内涵不尽相同。D.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阐释了金庸小说作为通俗作品的独特价值,材料一突出其思想价值,材料三强调其对传统血脉的继承。6.材料一评价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家之大者,未尝不如此。”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作家金庸“为国为民”的表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盘盘焉,囷囷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 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D.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8.下

14、列是文言句式的分析和归类情况,正确的一项是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多于南亩之农夫 輮以为轮 吾从而师之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赵尝五战于秦 洎牧以谗诛举以予人 故为之文以志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A. / B. /C. /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 全,都 秦人不暇自哀 不暇:来不及B白露横江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C.苏子愀然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识渊博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际:边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 旧事,成例(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

15、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江智渊,济阳考城人,湘州刺史夷弟子。父僧安,太子中庶子。智渊初为著作郎,江夏王义恭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诞后军参军。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智渊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渊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及为随王诞佐,在襄阳,诞待之甚厚。时谘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并与智渊友善。怀文每称之日:“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乎!”元嘉末,除尚书库部郎。时高流官序,不为台郎,智渊门孤援寡,独有此选,意甚不说,固辞不肯拜。竞陵王诞复版为骠骑参军,转主簿,随府转司空主簿、记室参军,领南濮阳太守,迁从事中郎。诞将为逆,智渊悟其机,请假先反。诞事发,即除中书侍郎。智渊爱好文雅,词采清赡,世祖深相知待,恩礼冠朝。上燕私甚数,多命群臣五三人游集,智渊常为其首。同侣未及前,辄独蒙引进,智渊每以越众为惭,未尝有喜色。每从游幸,与群僚相随,见传诏驰来,知当呼己,耸动愧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