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单元B卷.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79820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单元B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单元B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单元B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单元B卷.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七单元城市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 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 卷 选择题 本卷共25 个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

2、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 此完成 1 2 题 1 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 C 公路交通枢纽D 港口 2 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 位置适中B 资源丰富 C 气候宜人D 经济中心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 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 炼油 钢铁 造船 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 图 回答3 4 题 3 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 正确的是 A 商业区高度集中 缩小了服务范围 B 住宅区远离海岸 避免了海洋污染 C 工业区相对集中 方便了企业联系 D 文教区过于分散 降低了服务功能 4 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上图的 A a 地B b 地C c 地D d 地 读上海市某地区某一工

3、作日 图1 与周末 图2 的手机定位数据统计图 回答5 6 题 2 5 本区域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A 5 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 B 8 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 C 18 点前后人口流动持续减少 D 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 6 该地区主要是 A 工业区B 居住区 C 商务区D 旅游区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 在老城区 中心城区以及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 和部分住宅小区 不同程度地出现 一位难求 停车难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 据此完成7 9 题 7 夜间 下列区域停车最困难的是 A 老城区住宅小区 B 高级住宅区 C 医院D 中心商务区 8 停车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说法正确的是 A

4、 道路停车收费 增加社会财富 B 交通事故增多 影响居民安全 C 占用公共空间 节约土地资源 D 挤占草坪 影响生物多样性 9 针对停车难问题 下列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提高收费标准 小区建双层停车架 单位将内部闲置车位提供给社会车辆 小区 将绿化带改建车库 A B C D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 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下表为过去25 年和未来25 年中国城市面临的压力 以过去25 年的压力为1 据此完成10 11 题 城市面临的压力过去 25 年未来 25 年 水压力1 1 88 土地压力1 3 45 能源压力

5、1 2 89 生态压力1 2 42 10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 中国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城市化进程 A 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工业化进程 B 与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不相适应 C 滞后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D 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 11 解决中国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是 A 推进低碳 生态 环保 节约型的城市化 B 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C 立足资源环境优势 促进小城市快速发展 D 控制大城市规模 避免城市群的形成 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 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 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 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 形成许多生活社区 下图为 该特大

6、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布局图 据此完成12 13 题 12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 该特大城市中心区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恶化 交通拥堵 B 市中心就业困难 收入低 C 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3 13 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A 位于市中心 交通便利 B 距市中心近 环境优美 C 依山傍水 交通便利 D 近高新工业区 付租能力强 下图是2015 年甲 乙 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 读图 完成14 15 题 14 甲 乙 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A 甲 乙 B 甲 丙 C 丙 乙 D 乙 甲 15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 人口

7、变动出现 城 城 流动现象 最有利于 城 城 流动的是 A 人口快速增加B 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C 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D 产业快速转移 城市建成区内的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要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下图为某 大城市在城郊规划的一居住小区近7 年来的区内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动态变 化图 读图 回答16 17 题 16 图中信息表明该居住小区 A 2009 2010 年建筑物数量下降 B 2012 2015 年建筑物数量增长而建成区面积下降 C 2010 2014 年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长 D 2014 2015 年建筑物数量下降而建成区面积不变 17 据图分析可知 该小区建筑物数量的

8、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A 小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B 降低了建筑物的高度 C 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降低 D 造成建成区面积的无序扩张 近年来 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国内外多地 的成功案例表明 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 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 城市开敞空间 城市绿 化用地 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 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 洛阳市区三面环 山 并有多个森林公园 多条河流穿城而过 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 由于多种原 因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 据此完成18 20 题 18 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稳定度高 B 交通通达度高 C 城市化水平高 D 城

9、市绿化率高 19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 可以促进洛阳市 A 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 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 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 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 20 洛阳城市通风廊道不通畅主要是因为 A 生态载体不足 B 城市土地紧张 C 缺乏技术指导 D 缺少政策支持 2016 年英国 每日邮报 报道 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 帮助科威特 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 海城 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 种植的红树种子 下图为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21 23 题 4 21 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地下水位 避免地面沉降 B 完善海运条件 营造避风

10、港口 C 利于海水淡化 增加城市供水 D 塑造滨海景观 调节城市气候 22 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A 喜光热耐干旱 B 根系发达 抗风性强 C 耐盐碱性更强 D 耐贫瘠土壤 生长快 23 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 A 干旱气候B 强沙尘暴 C 石油污染D 全球变暖 特大城市数量和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也是经济 人口诸多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下图是我国1997 和 2013 年南 北方100 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统计图 据此完 成 24 25 题 24 1997 年北方特大城市数量远超南方 这是因为 A 北方高新产业发展 吸引南方人才流入 B 我国大力开发资源 能

11、源 C 北方现代农业发展 吸引农村人口流入 D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国策 25 2013 年南 北方特大城市发展差异显著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产业结构差异B 资源和环境状况差异 C 自然条件差异D 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 第 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4 小题 共50 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面临通风 采光条件差 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十三五 期间 我国新建小区将推广街区制 实现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道路 及街区布局俯视图 1 说明风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2 分析该城市道路走向对创造宜居环境的有利影响 3 说明城市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对城市化

12、的有利影响 27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云南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全区总面积约为20603平方千米 其中坝区 含河谷 面积约为1586 平方千米 约占总面积的7 7 山区面积为19017 平方 千米 约占总面积的92 3 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 丽江市大力实施 城镇上山 战略 即将部分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有选择地 有计划地转移至低山缓坡区 下图为 云南省不同地市的城镇上山压力等级 到 反映上山的压力由大到小 5 1 分析丽江市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2 分析丽江市 城镇上山 的必要性 3 指出丽江市在实施 城镇上山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8 读材料回答问题

13、 13 分 材料一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 程 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 当城市化水平在30 以下 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 阶段 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 时 第一个拐点出现 代表经济发 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 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 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 之后 出现第二个拐点 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 这时 这个国家也就基本 实现了现代化 进入后工业社会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 纳瑟姆曲线 图 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 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1 月2 月7 月10 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 5 2 6 0 5

14、4 6 0 5 5 1 1990 2030 年 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 该阶段有何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 据材料二表中数据 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 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9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下 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该城市1990 年和2010 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 时的气温

15、差 时间1 月2 月7 月10 月全年平均 气温差 5 2 6 0 5 4 6 0 5 5 1 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 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 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6 3 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 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有 效措施 单元训练卷 高三 地理卷 B 第七单元城市 答案 第 卷 选择题 1 5 DDCDA 6 10 CABBD 11 15 ADBAC 16 20 CAABB 21 25 DCDBA 第 卷 非选择题 26 答案 1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加快空气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 2 西北 东南向和东北 西南向道路利于

16、街道两侧建筑物采光 西北 东南向 利于 季风的深入 形成季风通道 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改善大气质量 3 有利于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 缓解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提高了 土地利用率 27 答案 1 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地壳运动活跃 形成褶 皱山脉 2 丽江市实施 城镇上山 可以缓解城市和工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 也可以保护耕地资源 保证粮食供应 3 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水土流失问题 地质灾害问题等 28 答案 1 阶段 加速发展阶段 特点 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 城市化水平加 速提高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 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 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 壮大城市经济实力 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的城市化 进程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 方向 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 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原因 城郊气 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或城市热岛效应 措施 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时 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 提高郊区绿化率 29 答案 1 该市地处冬季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