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79320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金字塔:知道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理解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P18页)内容: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进步性:1、为公民创造了广泛参政机会,激发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对日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影响。局限性: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人数不多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以及奴隶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布匿战争(迦太基人)。屋大维建立帝国,2世纪达到鼎盛,成为跨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文明吸纳希腊文明,为西方文

2、明奠定基础。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奴隶制结束。知道马克波罗来华:13世纪晚期(元朝),意大利人,作用:展示了东方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开拓欧洲人的视野,影响到了后来的新航路开辟。阿拉伯数字:发明与传播: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经北非传到西班牙和欧洲各地。取代了原来的罗马数字。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名称 创始人 时间 主要教义 传播佛教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基督教 耶稣 公元1世纪 人人平等,逆来顺受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7世纪 信仰真主安拉世界近代史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影响:文艺复兴:时间1416世纪 地点

3、:意大利 达芬奇蒙娜立莎最后的晚餐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影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新航路开辟: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影响:1、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打破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把新旧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1416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变化: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重要文献:英国:权利法案,奠定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人

4、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国: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人权和公民权。历史影响:英国: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主义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使英国能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美国: 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具有民族解放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并推动了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革命运动。法国: 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

5、建斗争,为欧洲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英国工业革命:(又称蒸汽革命)开始国家: 英国 时间:18世纪60年代重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机械、汽船、蒸汽机车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促使欧美国家实现工业化,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生产方式:手工劳动变为机器大生产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带来了矛盾和挑战,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社会关系变化)3、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扩张和掠夺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林肯的评价:1、领导美国内战的胜利,颁布了两

6、个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2、前期的妥协性。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具有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俄国农奴制改革: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的目的:维护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改革的主要内容:1、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干涉农奴生活。2、获得份地: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对改革的评价:积极作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进程。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7、。民主革命任务严重。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强制性义务教育。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实行征兵制。评价:积极影响:摆脱了沦为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强国。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1848年内容: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历史意义: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

8、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电器的广泛应用,飞机和汽车的发明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3、使生产领域发生了结构性变革:股份制公司为主导形式,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开始形成。4、产生了垄断组织,使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爱迪生的主要发明:1、建立了大型发电厂和完备的输电网。2、发明中获专利1300余种。3、电报、电灯、留声机、摄影机、放映机、有声电影、蓄电池等。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立时间、国家、及其核心(能够在图上准确标出)

9、: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核心:德国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核心:英国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进一步恶化了欧洲局势,列强争霸斗争日益白热化,开始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和开展军备竞赛,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三、一战的爆发及其影响: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交战的双方: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作战。影响:1、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破坏。2、从客观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使世界上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格局,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四、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

10、人,悲剧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体现人文主义。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著名画家。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贝多芬:德国伟大交响曲作家。交响乐之王。第三交响曲英雄为其代表作。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意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详见课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成就:建立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建设大大增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排斥市场经济,强调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用指令性计划干预一切经济生活,压制了生产积极性,使企业丧失了活力。

11、同时,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农业长期落后。二战的爆发与扩大:掌握从爆发到扩大的过程(一系列事件):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大战爆发 1940年进攻西欧各国(敦科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 1941年6月22日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大战规模达到空前。反法西斯同盟以及雅尔塔会议: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随着法西斯战争的不断扩大,面对共同的敌人,一切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他们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逐渐形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

12、盟最终形成。作用: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在政治上互相配合,军事上互相合作,在物资上互相支援,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1月参加国家:美英苏三国首脑。地点: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内容:1、彻底打败德国,战后四国分区占领德国。2、苏联对日参战,条件是雅尔塔秘密协定3、战后成立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五国。影响:对打败德国法西斯起了作用;影响战后世界格局(雅尔塔体制)。二战中的主要战役:前期:莫斯科保卫战,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转折,而且二战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后期:诺曼底战役,(开辟了第二战

13、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柏林战役(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欧洲战场结束),()中是战役的历史意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新形势掌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特点:1、成为经济巨无霸。(原因:战时资本积累、有效财政政策、科技进步)2、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发生第三次合并浪潮,混和合并4、出现生产集中和分散两种趋势并存的局面5、经济同世界市场关系密切,跨国公司发展迅速。知道欧洲联盟:成立原因:1、发展经济 2、提高国际地位成立时间:1957年成立经济共同体。早期六国:法、意、德、荷、比、卢七八十年代六国: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1991年,签订马约。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14、。1999年,欧元启用。2004年,欧盟成员国为25个。发展特点:1、 组织规模逐渐扩大 2、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影响:1、 使西欧各国经济迅速发展2、提供了西欧各国的国际地位简述日本战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史实。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从严厉制裁转为扶植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发展速度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外部条件: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美国推动下的民主化改造,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内部条件:政府和人们的努力,大力发展教育等。四、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以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

15、成果,但未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东欧剧变。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是失败的。而东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这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西方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明显区别。五、“冷战”局面的形成及其霸权主义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过程:序幕: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1、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2、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3、苏联针锋相对成立经互会和情报局4、形成标志:1949年北约和1955年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局面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争霸:两次柏林危机:1、1948年,德国分裂2、1958年,1961年柏林墙修筑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冷战和热战。冷战表现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六、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于: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根本原因:高新科技的推动评价: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