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79035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 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课例点评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教学目的 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 理解 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知道约数 倍数的相互依存关 系 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 尝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 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学 讨论等方式的学习 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 两张卡片 2 多媒体演示课件 点评 为了表达当今新的教育观 即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使儿 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

2、生的数学能力 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 恰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整理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 整除的含义 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点评 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 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 材料 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 这样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 于积极状态 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 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 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 A 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 在什么情况下 才可以说 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 交流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学生交流完毕 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点评 让学生合作 交流 尝试解决问题

3、 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 生一个人人参与 自主探索的机会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又 使学生在平等 自由 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 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师 如果用字母 a 表示被除数 用字母 b 表示除数 在什么情 况下 a 能被 b 整除 生 略 师 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点评 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所以通过学生 讨论 师生对话 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 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巩固练习 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7 和 5 49 和 7 3 6 和 1 2 10 和 10 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2 3

4、 6 12 点评 概念初步后 为了有效巩固 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 练习 题设计时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 增加了开放题 这不仅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 新知教学 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 提出问题 看书自学 在什么情况下 a 是 b 的倍数 b 是 a 的约数 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 不包括什么数 你能仿照书中的 例 1 举一个例子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倍数 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 学生自学 并回答以下问题及举例 说明理由 点评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 这样的学习 即表 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 及自学能力

5、3 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 45 能被 15 整除 能不能单独说 45 是倍数 15 是约数 为什么 生 略 师生共同小结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能单独地说一个 数是倍数或约数 点评 通过以上的学习 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 数或约数时 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 不能独立存在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 4 巩固练习 下面每组数中 谁是谁的倍数 谁是谁的约数 36 和 9 7 和 14 45 和 45 1 和 100 以下数中 谁是谁的倍数 谁又是谁的约数 1 2 6 12 游戏 规那么 老师出示一个数 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

6、老师提出的条 件 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 我是 12 12 能整除谁 你们是我的什么数 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 我是 19 谁是我的约数 c 我是 2 谁是我的倍数 d 我是 1 谁是我的倍数 小结 1 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 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 让具有数字 6 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点评 练习题设计时 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 即有 层次 又有坡度 形式又有多样 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 同时还 将知识性 趣味性有机地结合 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敏捷 通过练 习 即巩固了知识 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五 回顾反思 谈各人的收获 师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又是怎样研究的 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 并谈自己的收获 这个过 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 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 还包 括能力 方法 情感等 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 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