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789311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一 现代文阅读 32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 小题 9 分 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 之所以新 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 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 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 人摸象 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 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 从中国的视角 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 是出和入 间离和沉浸的关系 是辩证发展的关系 是螺旋上升的关系 有了 从周边看中国 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 更接近真实 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 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 伦理就是约束 比如 汤显祖 和 莎士比亚 比人生轨迹 没什么好比 但

2、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 不但有益而且必 需 有些比较无意义 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 而是回答不了 然后呢 这个问题 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 文明离不开人 而物作为文明的见证 也很重要 物是实实在在 的 罐就是罐 盆就是盆 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 文化的联系 后来我们批判 中国文明西来说 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 的彩陶 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 因为有文献 制度很 容易比较 但也有缺陷 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 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 范畴 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 其本质是

3、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 同理 当年的 君臣父子 也未必全然 反 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 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从核心价值观 念到具体的物 前者受时空约束 它是已然的 找出异同作出解释 能改变的很有限 后者 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 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 霸王别姬 同样 在叙述欲望与爱的业事 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 的外化 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 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文明的比较 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 有个就叫 文

4、明 的 游戏 选哪个来玩都可以 结果只和操作有关 真实的文明也是 现在讲多元 不是否认进 步与落后 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 基因更重要 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 2 明体系 摘编自郭青生 比较文明的目的 伦理和方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比较文明研究需处理好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的关系 一般而言 先关注整体再研究个体 B 比较文明研究即使前提正当 也未必能得出有益的结论 因为比较文明研究受伦理约束 C 批判 中国文明西来说 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 陶 D 更好地理解文明 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 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 这是比较文明的主要

5、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让读者全面认知比较文明 文章从多个维度全方位进行论述 层次清晰 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 以突出比较文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差异和联系 C 文章多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观点 说服力强 也加深了读者对比较文明的理解 D 文章通过对微观文明比较两个范畴的阐释 论述了两个范畴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 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 B 要理解某一文明就不能脱离世界维度 这样才能对它理解得更加完整 更接近真实 C 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 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

6、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D 比较文明无需关注文明是否进步与落后 这是时代和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所决定的 答案 1 B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 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中 A项 先关注整 体再研究个体 错误 由第2 段可知并没有对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作先后主次之分 只是强 调比较文明不能脱离整体 C 项根据原文第4 段 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 系 可知 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

7、自己的彩陶 不是批判的积极意义 D项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 文明的比较 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 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 基因更重要 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文 明的比较的意义是为了达到文化认同与自信 而不是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 故选B 3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 如本题 题干问的是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 到文中圈出相 关的句子 再进行比对 设题的误区如下 因果关系不当 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 说法过于 绝对化 变未然为已然 本题中 B 项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 错误 制度

8、比较属于 宏观的文明比较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 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 论述比较文明两个层面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 而且也没有突 显出两个层面的差异和联系 故选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 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 文体会 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 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 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将称代的内容

9、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 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中 C项 参照原文第5 段 由于制度 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 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强加因果 根据 文本无法推出 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故选C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自行车 周波 东沙决定去买自行车 老婆如晶嚷开了 公家的小车不坐 买什么自行车嘛 真是浪费 东沙说 来乡镇工作第一天就有过买车的冲动 只是忙得脱不开身 东沙还说 我是县里的 自行车环岛赛冠军 不练岂不废了好身骨 东沙又说 干吗非要乘公家小车子呢 那才是浪 费 老婆如晶说 你现在

10、是镇长呢 镇长怎么了 镇长就不能骑自行车 东沙说 来乡镇前东沙是县局的副局长 副局长都有专车接送 像很多领导一样 东沙去办公事 时得钻小车 其实 东沙最喜欢骑自行车 小车是风光了些 可没有自行车来得轻松自在 在县城上班时 东沙习惯早练 到了乡镇 他经常晚间有应酬 早上闹钟响时还处在迷糊中 现在东沙很少有早练的时间了 4 东沙曾经有过好几款自行车 读中学的时候 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 即使后来参加工 作了 也一直骑 东沙不骑自行车是当了副局长之后的事 照他的说法 自己是被迫去钻小 车的 之前 东沙一直不想扔掉那辆骑惯了的自行车 他天天把它擦得锃亮 现在 那辆自 行车不知丢哪儿去了 东沙骑着新自行车

11、去上班了 头几天 没见什么动静 时间一久 人们就议论开了 镇 长怎么骑自行车呀 稀奇 东沙笑着说 骑自行车既锻练身体 又给单位省车油费 因为东 沙是镇长 人们不敢当面多开玩笑 不久 惹事了 因为大家发现 东沙除了上下班骑自行车 连下乡工作去也骑着那辆自 行车 有人曾偷偷地把自行车藏了起来 可是 一次次被东沙找了出来了 为这事 他专门 在机关大会上批评了下属 东沙说 镇里是不是治安不好呀 连一辆自行车都管不住 办公 室主任显然受了委屈 找机会解释说 不是 治安的问题 东沙不开心了 问 那是什么 问题呀 有一回 在班子学习会上 东沙特意叫人播放干部先进事迹电视片 东沙指着电视 里的画面说 他们也骑

12、自行车 那天 东沙又骑着自行车准备去下乡检查工作 办公室主任支支吾吾地想说啥 却始终 讲不清楚 东沙显然对这位主任不满意 吼道 怎么变得像娘们似的 主任说 镇长 乘小 车去吧 东沙说 又怎么了 难道我骑自行车会出交通事故吗 主任终于鼓足勇气说 驾驶 员咋办 正在气头上的东沙眼一瞪说 最好让他们都下岗回家 下乡去的东沙后来果真遇到了些事 当然还是有关自行车的 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 欢玩虚的镇长 东沙心里一惊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我呢 东沙还看见有人跺着脚叹息 怎么 可以骑自行车呢 再穷也不能穷了咱镇长 他可是咱们的脸面呢 当然 东沙也听到了表扬 话 有位老农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 焦裕禄又回来了 东沙

13、想 那位老农实在是太抬举自己 了 我只想骑骑自行车健身嘛 接到县领导电话是后来的事 东沙吃惊地发现 县领导开口就和他说自行车的事 以前 县领导可不是这样的 领导说 听说你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东沙猜不透领导的话 直截了 当地说 是的 领导说 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 明儿我们也骑自行车去 东沙听着 觉得不是滋味 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 东沙无精打采地回到家 如晶问 咋了 东沙不语 如晶又问 不会是自行车惹事了吧 东沙瞧着老婆 像瞧西洋镜似地看 她怎么还在关心自行车的事呢 东沙后来把那辆新买的自行车搁到了自家的车库里 他不想骑自行车了 当然这是后话 如晶有一天笑着说 我早就说你买自行车是浪费 到

14、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 5 东沙说 你赢了 其实 东沙有自己的体会 他发现 只要骑着自行车去单位 工作就没有一天安稳过 他面对的眼神都充满着异样 这让他有点惶恐不安 他把原来乘的那辆专车卖了 换成了新 轿车 他对驾驶员说 原来小车的空间实在太小 每次钻进去腿脚伸展不开来 一点也不自由 东沙不骑自行车了 单位里重归风平浪静 那天 东沙最后一次听到有关自行车的话题 有人说 这年头 谁会真的去骑自行车 瞧 我们的镇长果真换好车了 选自 小小说大世界 2018 年 8 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的目的 当镇长的东沙放弃乘坐公家的小

15、轿车 买了自行车并 骑行上班 不料这个行为使他每天面对异样的眼神 B 如晶预见东沙 买自行车是浪费 到头来新买 的 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 东沙最后不骑自 行车上班了 由此可见 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 更有水平 C 小说中众人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白行车上班 只有 老农 表扬东沙这种行为 称 焦裕 禄又回来了 可谓是众多浊流中的一股清流 D 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 以镇长东沙买自行车骑行上班这件小事及大家对此不同 的态度 反映了社会现象 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 5 小说中众人为什么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行白行车上班 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以 自行车 为题 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4 B 5 如晶认为不

16、坐公家的小车 自己买自行车是浪费自己的钱 镇上的 人认为镇长不坐公家的小车 骑自行车上班会导致镇公车驾驶员没事做 会下岗回家 还 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会让人感觉到东沙穷得让镇长坐不上小车 丢了镇的脸面 还有人 认为镇长这种行为暂时是在作秀 打来电话的县领导 认为东沙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会让 他们难堪 6 从情节上来看 自行车是小说的线索 推动情节发展 使小说结构紧凑 从人物形象 的角度来看 众人对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一事不同的态度 展现了其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从表现主题来看 小说借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事件反映众生百态揭示社会弊病 寄寓褒贬情 感 解析 4 题详解 6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 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作品主旨 小说的语言 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 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 结合选项具体分析 仔细阅读选项 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 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 看看是否有出入 B项 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 更有水平 分析不当 小说对东沙骑行自行车的行为是肯定的 故选 B 5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 多角度分析问题 归纳概括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众人 纷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