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781349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唐诗五首(一)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之情。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加以描绘。(不超过100字)_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_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

2、起,到“_”终。以“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2)赏析: _参考答案(一) 1叙事 思乡 2诗人乘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展开,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心情也喜悦开朗了。点拨:本题运用【诗词画面描绘法】。描绘诗词展现的画面分三步作答:描绘画面开阔画面分析感情。描绘时,要抓住画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述。本题在描绘画面的时候要抓

3、住群山连绵起伏的特点、长江浩荡的特点,还要考虑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3示例:“随”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点拨:要把“随”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广阔无际的原野)、情感来分析、品味。4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点拨: 此类写景的古诗,可以通过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抓住本诗中“行不足”一词,结合全诗所写的丰富的景物即可体会到诗人观赏美景的喜悦之情。 (二) 1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1)争 啄(2)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使全诗洋溢春天的活力与生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