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77167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总结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续表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 在Y1 Y2 Y3 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上Y2 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 Y1 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 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读图 回答1 2题 1 甲处属于 A 背斜成谷B 向斜成山C 向斜成谷D 背斜成山2 若在Y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 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 25mB 35mC 55mD 65m A 答案 C 解析 第1题 在地下同一水平面上 Y2 Y3处取得的砂岩的形成年代比Y1 Y4处取得的砾岩老 即岩层两翼新 中间老 属于背斜构造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 该地是谷地地形 因此属

2、于背斜成谷 第2题 河流是区域最低的地方 由图可知 河流右侧的等高线高度值为160m 可判断Y4的高度为180 190m 而Y2的高度为160 170m 故高度差为10 30m 而Y2需要钻30m才能到达水平面 故Y4需要40 60m即可 解析 1 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2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3 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地球上的地貌绝大部分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背斜谷 向斜山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等 3 甲 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大洲的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和河流流域分布图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甲 乙两图中的河流 完成下列表格 盆地 平原 从 向心状 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 该地形区北 东

3、 南三面较高 从等高线看 地形为四周高 中间低 该地形区为盆地 从等高线分布看 该地区等高线稀疏 河流流经的是200m以下的开阔地形区 该地形区主要为平原 答案 2 G H两河在河口处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景观 如图所示 试分析G河河口没有形成与H河河口相同地貌类型的原因 答案 从流经位置特点看 G河中上游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植被覆盖率高 水土流失较少 从流经地形特点看 G河在N点以上多流经于盆地中 地势平坦 河流流速小 泥沙易沉积 使得N点以下河段输沙量小 在入海口附近 由于地形高差较大 河流落差较大 流速快 泥沙不易沉积 所以没有形成冲积三角洲地貌 解析 解析 第 1 题 地形类型可以从水系形状 等高线数值及分布 主要地形区经纬度分布等方面判读 第 2 题 可从河流流经位置 地形特点及泥沙量来分析 谢 谢 观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