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672198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224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1 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上篇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下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2 上篇理论篇 理论篇 3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二 新课程的功能 三 新课程的结构 四 新课程的内容 五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六 新课程评价 七 新课程的管理 八 新课程标准 九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理论篇内容纲要 4 1 什么是课程2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3 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5 1 什么是课程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本质 课程的类型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6 课程即学科或教学计划的总和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 课程的概念 7 课程的本质 课程

2、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 8 课程的主要类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9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10 部分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 2 背景及动因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 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

3、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日本 11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 强调实验 学习 讨论 自由活动 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引入 区别性课程 从1年级到10年级 数学 英语 朝鲜语 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 11年级到12年级 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韩国 12 美国 2000年教育战略 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4 8 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 数学 自然科学 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美国 13 英国1988年颁布 教育改革法 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 制定课程标准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

4、发展目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 道德方面的发展 社会方面的发展 文化方面的发展 六项基本技能 交往 数的处理 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 改进学习 解决问题 14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15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调整培养目标 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 科技 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16 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 反映社会 科技最新进展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 个性 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 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

5、能力 17 1996 1998年 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 2000名校长 教师和全国政协 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 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 访谈调查 国内现状调查 18 校长 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19 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20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21 校长和教师认为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 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 22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 经常 或 总是 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 左右 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23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

6、排名次的做法 70 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 或害怕或讨厌 学生对公布成绩 排名次的感受 24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现状调查的几点思考 优势 问题 知识技能解题能力勤奋与刻苦 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人生观与价值观 25 现状调查的几点思考 优势非常明显 问题相当严重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基础教育力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正是西方基础教育的优势无论优势与问题 都与文化背景血脉相连从发展的角度看 我们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优势必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 26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 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 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

7、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应答未来的挑战 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27 3 课程改革的目标 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8 培养目标 29 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公民意识 价值观念 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和方法 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30 培养目标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优先目标 核心目标

8、 基础目标 31 具体目标 目标之一 转变课程功能 目标之二 调整课程结构 目标之三 改革课程内容 目标之四 改善学习方式 目标之五 建立评价体系 目标之六 改进课程管理 32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二 新课程的功能 33 1 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转变课程功能的途径 二 新课程的功能 34 转变课程的功能 传授知识 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35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三个基本要素 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

9、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注重综合化的学习 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理解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逐步扩大知识范围 36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五个基本要素 学会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初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开发创造潜能 初步养成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发展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 37 3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个基本要素 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

10、观和人生观 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初步树立人 自然 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精神 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充分发展个性 自主性和独创性陶冶人文精神 正确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增进国际理解 38 4 转变课程的功能的途径 通过 制定课程标准 实施教学与评价 编写教材 39 目标之二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设置综合课程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三 新课程的结构 40 1 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11、2 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特点3 综合实践活动 三 新课程的结构 41 一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 语文 数学 体育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等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语文 数学 科学 外语 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外语 科学 或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与社会 或历史 地理 体育与健康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 艺术 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

12、革纲要 试行 1 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42 二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 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 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43 三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13、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44 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 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深化 农科教相结合 和 三教统筹 等项改革 试行通过 绿色证书 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 双证 的做法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45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46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 47 2 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特点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 具体科目和

14、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 合理的比重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第二 设置综合课程 第三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 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 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8 3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49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

15、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3课时 性质 50 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特点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 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 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 社会 自然的内在整合 体现科学 艺术 道德的内在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 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

16、程资源 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 做 考察 实验 探究 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 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每一个班级 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 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 但是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 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成 新的主题不断生成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认识与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