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6700032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年级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 考 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显然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

2、植物界,最著名的莫过于松、竹、梅、兰、菊这五种不同科目的植物了,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

3、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

4、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系统,也是一片茂密无边的“象征的森林”,当我们打开这座巨大的宝库,向这座茂密无边的“象征的森林”输入更多新的精神营养,相信在我们面前,将会展开一片更为壮观的莽莽苍苍的文化绿原景象。 (选自2018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5、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松、竹、梅被中国人喜爱,与其独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密切相关。B.松、竹、梅作为人格精神的象征物,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C.松、竹、梅被人格化的传统,显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D.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亘古不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松、竹、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具体表现。C.文章说理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D.文章为强调文化意象传承性和创新性的重要,列举了陶

6、铸松树的风格等名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松、竹、梅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所表现出的强旺的内在精神,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合,成了中国文化风骨的象征。B.古人对松、竹、梅的内在品格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这是由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所决定的。C.今人赞颂松、竹、梅,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这一新的阐释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D.以松、竹、梅等意象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那它将会出现更为壮观的文化繁荣景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4-6题。

7、五 角 银 币日川端康成母亲月初领到两元零花钱, 她照例亲手将五角银币装进了芳子小的钱包。那时候, 五角银币已经很少见了。 这些看起来很轻、 却很有分量的银币, 满满地装在红皮小钱包里, 这使芳子觉得钱包里面堂堂皇皇, 洋溢着一种威严的气派。芳子很少随意乱花钱, 除了每周一次从公司田家顺便去百货商店, 花一角钱买 一条她喜欢吃的长面包以外, 她从来不曾花过什么钱。有一 天, 她在三越百货商店看见 一只玻璃镇纸。 那镇纸是六角形, 上面雕有一只小狗,这狗太可爱了, 她终于伸手拿起镇纸来, 看了又看。 那种突如其来的凉飕飕、 沉甸甸的感觉, 使她顿时产生一 阵快感。 芳子喜欢这种精巧手工艺品, 不

8、由得被它吸引住了。 她把镇纸放在掌心上来回端详, 美美地欣赏了一番之后, 才依依不舍地把它悄悄放回了原来的盒子里。 因为它要卖四角钱呐。第二天, 她又来了。 同样把镇纸看得入了迷。 第三天, 她又来看了。 就这样一连看了十天, 她好不容易才下定了决心。 “我要这个。 ”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 兴奋极了。 她回到家里, 母亲和姐姐欣赏地说: “工艺很精巧, 做得很精美。 ” 她们还在灯光下欣赏了 一阵子。 得到母亲和姐姐的赞许, 她也心满意足了。三年过去了, 当大家提到镇纸的时候, 母亲总是深沉地说: “那时候, 我觉得她真是可爱啊。 ”星期天芳子难得陪母亲到三越百货商店去买东西。 听人说, 购买

9、东西从最高一层楼依次往下走比较方便, 她们也就乘电梯先到了五楼。那天买完东西, 下到一楼, 母亲自然而然地又到了地下室的特价部。 “人那么拥挤,妈,我不想进去了。 ” 芳子喃喃地说。 母亲没有听见, 她好像被特价部那种争先恐后的气氛吸引住了。特价部好像是特为让人浪费金钱而设立的。 可是, 妈妈怎么啦?芳子想看个究竟, 便同母亲保持一定距离, 跟在后面。 这里冷气设备完善, 并不那么使人感到闷热。出售厨房用品和贴身衬衣的柜台挤得水泄不通。 越是这种地方, 越能把母亲吸引过去。可是母亲却没有勇气拨开人群。 她时而踮着脚探头窥望, 时而从前边的人的袖缝中伸过手去摸摸。 最后, 她一件也没买。 她觉得

10、有点不痛快, 不甘心似的向出口处迈步走去。 就在出口的地方, 母亲抓起一把阳伞说: “哎哟, 这把伞只卖九角五分?啊真便宜呀, 芳子。 这不是很便宜吗? ”她马上变得神采飞扬, 刚才那种烦闷、 犹疑、依依不舍的心绪, 仿佛找到了发泄的地方。“真的。 ” 芳子拿起一把看了看。 母亲自己也拿了一把打开来, 说: “光买这伞架也划算。 伞面嘛, 虽是人造丝,也挺结实的, 不是吗? ” 芳子忽然想道: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竟廉价出售呢?于是她心头反而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反感, 仿佛自己是个残废人被强迫去购买东西似的。 母亲只顾拼命翻找着适合自己年龄的伞, 有时还打开看看。 芳子等了一会儿, 便说: “妈妈,

11、 一般的伞, 咱家里有嘛。 ”“唉,不过, 那把” 母亲说着, 只看了芳子一眼, “已经有十年,不,还长, 可能有十五年了。 都用旧了, 而且式样根古老。 再说, 芳子, 把这个让给人家, 人家准会高兴的。”“是啊, 让给别人那敢情好。 ”“无论是谁都会高兴的。 ” 芳子笑了。 母亲大概是给想象中的什么人挑选的吧。 她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啊。 要是有, 她就不至于说不出具体人的名字来了。喂, 芳子, 你觉得怎么样?”“啊” 芳子淡淡地应了一声。 但她还是走近母亲身边, 为母亲挑选合用的伞。身穿薄人造丝衣裳的妇女们都说便宜, 一个个匆匆前来买了就走。母亲脸部僵硬, 双颊发红。 芳子觉得母亲很可怜,

12、她对自己的优柔寡断感到有点恼火。“随便挑一把, 快点买算了。 ” 芳子本来想这么说, 可她又把身子转了过去。“芳子, 算了, 不买了。 ”“啊? ” 母亲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她像要扔掉什么似的,把手搭在芳子的肩上离开了那里。 这会儿, 芳子反而好像有点留恋, 走了五六步, 心情才又爽快起来。她抓起母亲放在自己肩上的手,紧紧握住绕了一 大圈,然后跟母亲肩并肩贴得紧紧的,急匆匆地走出了出口。这是距今七年前,即昭和十四年的往事了。芳子住在用战火烧过的马口铁临时搭起的小房子里,每逢下雨,她就觉得当时将那把阳伞买下来就好了。芳子忽然间想要跟自己的生身母亲开句玩笑: “现在买 一把得花一二百元呢。” 可是

13、,这位母亲早已在神田被烧死了。那时即使将那把阳伞买下来,恐怕也早被烧掉了吧。那个玻璃镇纸幸存下来了。在横滨的婆家道战火洗劫的时候,她拼命地将镇纸塞进了一只紧急备用的口袋里,这便成了她姑娘时代唯一的纪念品。从傍晚起,胡同里就传来了附近姑娘们奇妙的声音,据说一夜之间她们就能赚上千元。芳子突然拿起镇纸一一这是她同这些姑娘年龄相仿的时候,迟疑了七八天才花四角钱买下来的一一欣赏欣赏刻在上面的那只可爱的小狗。这时她才注意到在城镇四周的废墟上,连一只狗也没有了。她不禁感到毛骨悚然。注昭和十四年是公元1939年。 (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满满地装在芳子

14、红皮小钱包里的“五角银币 ” 这个细节,说明尽管战前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却还保持着有尊严的生活。B.芳子生活节俭,善解人意。她一直保持着爱美之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最后只能和“附近姑娘们”做出同样的选择。c.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战中战后伞价的对比,再如战前家人团圆和战后家庭破碎的对比。D.小说运用 “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芳子一家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遭遇,表现宏大的战争主题,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生活。5. 文中多次出现的 “ 玻璃镇纸 ”,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 (6分)6. 小说结尾 “她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 有何深刻意蕴?试作简要赏析。(6 分)(三)实用

15、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7-9题。【材料一】亚马逊的无人机、 京东的无人仓、 时旦的无人超市、 百度的无人驾驶、 西门子的无人工厂层出不穷的 “无人X技术” 接踵而至,这一切都标志着我们正通向一个 “ 无人时代 ”!马云的FlyZoo Hotel元人酒店为 “无人时代 ” 的到来, 又添了一把火。2018年12月18日马云的第一家无人酒店在杭州开业!无人酒店,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了, 所有的服务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的。那么没有工作人员的话怎么入住呢?很简单, “刷脸”就行了!在这里, 脸就是这里的通行证了, 不需要什么所谓的房卡,“靠脸吃饭在这里是真的存在的。刷脸订房,免押金:未来酒店只需在手机上刷一下脸就能完成预定;刷脸入位,免等待:在无人酒店, 你的脸就是钥匙、 房卡和钱包, 就是一切的通行证;机器人就是你的服务员:每个房间都配备了一个天猫精灵, 机器人会响应你在房间、 在餐厅、 在大堂等各处的服务要求;住完就走, 免查房:退房也方便省心, 在未来酒店只需在手机支付宝上轻轻一点,退房一秒钟搞定!可以预见: 未来35年, 酒店业、 餐饮业、 零售业将面临着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冲击!(网文,有删改)【材料二】这种无人模式虽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就现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