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2669884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练 10古诗三首 1 读拼音 写汉字 1 五马如飞龙 青丝结金lu 李白 陌上桑 2 铁z o 金chu 殷若雷 八滩九石剑棱摧 白居易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3 风约飞花满曲廊 萧然无客共f n 香 陆游 睡起 络 焚 锤 凿 2 给下面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何当金络脑 A 何时将要B 怎能C 应当D 何况 2 烈火焚烧若等闲 A 轻易B 平白地C 平常D 等到有空 3 粉骨碎身浑不怕 A 糊涂B 天然的C 全 全然D 水不清 4 任尔东西南北风 A 委派B 任凭C 承受D 责任 B C C A 3 下面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咬定 青山 不放松 立根 原在 破岩中 B 千

2、锤 万凿 出 深山 烈火 焚烧 若 等闲 C 大漠 沙如雪 燕山 月似钩 D 何当 金络脑 快走 踏清秋 B 4 品读诗句 完成练习 1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 的意思是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 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 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 立下功劳呢 下面对诗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B 表达了诗人发家致富的急切心情 C 表达了诗人渴望给马配上好鞍具的愿望 D 表达了诗人渴望秋天到来的心情 A 2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

3、人世间 诗句表达了诗人的高尚品质 不怕牺牲 做人清白 3 下面对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理解 不是作者原意的是 A 这两句诗表现了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B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C 这两句诗表现了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时绝不动摇的品格 D 这两句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 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C 5 阅读古诗 完成练习 一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 有同学把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成 要留青白在人间 他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 他没有记清字形 把 清 字错写成 青 B 他没理解词义 清白 指高尚的节操

4、 而 青白 指颜色 C 他认为 清白 与 青白 读音相同 所以没分清 D 他认为 清 字和 青 字意思相同 所以不用区分 2 这首诗吟诵的是石灰 却处处以石灰自喻 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的品格 B 不怕艰难 不惜牺牲 坚守清白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容易 B 烈火焚烧 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 若等闲 三字 又使人感到不仅如此 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 都从容不迫 视若等闲 C 粉骨碎身 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情景 而 浑不怕 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作者在直抒情怀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 石灰吟 可

5、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A 二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这首诗采用了的写法 表现了作者的品质 2 有人说 咬 立 两个动词用得特别好 请你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借物喻人 不向恶势力低头 铁骨铮铮 咬 和 立 用拟人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 刚毅顽强的品质 3 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诗句的意思 4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坚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 竹子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仍然坚韧挺拔 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6 竹石 是一首题画诗 下面不属于题画诗句的一项是 A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

6、坤 B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C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D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C 10古诗三首 一 读一读 用 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二 读一读 选字组词 络格洛 洛 阳方 格 网 络 笼 络 垂睡锤 锤 子铁 锤 下 垂 午 睡 三 查字典 填空 凿 字用音序查字法 先查大写字母Z 再查音节z o 该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 穿孔 挖掘 明确 真实 在 千锤万凿 中 凿 字的意思是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 千锤万凿 中 凿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四 选择 1 燕山月似钩 中 钩 字的意思是 A 形状像钩子的 B 古代的一种兵器 形似月牙 C 悬挂或探取

7、东西用的器具 形状弯曲 头端尖锐 D 研究 探寻 2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 清白 的意思是 A 明亮 B 清楚 明白 C 高尚的节操 D 清秀白皙 3 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漠沙 如雪 燕山月 似钩 B 何当 金络脑 快走 踏清秋 C 粉骨 碎身 浑不怕 要留 清白 在人间 D 咬定 青山 不放松 立根 原在 破岩中 B C A 4 竹石 这首诗题目中的 竹石 指的是 A 竹子的一种 坚硬得像石头 B 石头的一种 上面有竹节的花纹 C 竹子和石头两种事物 D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D 五 品读诗句 完成练习 1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1 等闲 的意思是平常 2 千锤万凿

8、说明了 A 开采石灰石很容易 B 开采石灰石程序非常复杂 C 开采石灰石很艰难 D 石灰石的来源很难找到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灰石 把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C 2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符合诗人原意的一项是 A 这两句诗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B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C 这两句诗表现了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D 这两句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 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2 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经历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 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C

9、 六 选择 1 从这三首古诗的题目中 我知道这三首诗都是 A 边塞诗B 写景诗C 状物诗D 励志诗2 这三首诗在表达志向的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A 直抒胸臆B 托物言志C 借景抒情D 情景交融 C B 七 课内阅读我最棒 马诗 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 本诗中 作者描写的景物有大漠 月亮 2 本诗中 能体现作者感情的两句诗是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3 对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漠上的沙子冷得像雪一样 燕山上空的圆月像钩子 B 大漠上铺了一层霜雪 月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像银钩一样的亮光 C 大漠在月光下像铺了一层霜雪 燕山上空的弯月像钩子一样

10、 C 4 本诗中 作者借马抒发的感情是 A 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希望自己像马一样拥有辉煌的前程 C 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D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5 下列诗句和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运用的修辞手法一样的是 多选 A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B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C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D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D CD 八 课外阅读我能行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1 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 A 2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人关心的是什么呢 诗人关心的是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件

11、事 3 这是一首题画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忧虑关切之情 以及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 4 诗人写竹的诗有很多 你还能再写出一首吗 示例 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提示 点击进入习题 1 2 3 基础练习 3 1 2 主题探究 1 2 拓展提升 4 5 4 3 一 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字母 A y nB y n 1 燕 子快乐地飞过燕 山 A t B t 2 踏 上故乡的土地 他心里觉得踏 实多了 A j nB j ng 3 望着这一个个刚劲 有力的大字 我想 以后我也要加把劲 练习书法了 B A B A B A 二 读拼

12、音 写词语 w n lu chu d k iz o f nsh of n su sh n 网络 捶打 开凿 焚烧 粉身碎骨 三 选字填空 驼 印联 背 眠 子 鱼 子水 骆 烙 络 捶 睡 锤 钓 钩 沟 四 把词和对应的解释连线 似全 全然若你何当好像等闲高尚的节操任何时将要清白好像浑任凭尔平常 五 写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 大漠沙如雪 2 燕山月似钩 比喻 比喻 一 马诗 渴望被重用 1 识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 之称 2 写景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1 大漠 的意思是 燕山 指 唐 李贺 诗鬼 广阔的沙漠 燕然山 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2 似

13、在这里的读音是 意思是 它与诗句中的 意思相同 3 下列关于 沙如雪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弯冷月下 广阔的沙漠呈现出如雪般的清辉 给人清冷荒凉的感觉 B 这里的 沙如雪 指的是沙子本身就像雪一样洁白 4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 s 好像 如 A 示例 平沙万里 在月光下像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 一弯明月当空 如弯钩一般 5 下列关于 月似钩 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月似钩 写出了月亮的形状 诗人由月亮联想到形似月牙的兵器 钩 反映了诗人当时报国无门 怀才不遇的处境 B 月似钩 写出了诗人快乐的心情 6 下列关于这两句诗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句诗写出了马真实的生活环境 B

14、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苍茫辽阔的边疆的画面 A B 3 抒怀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1 金络脑 的意思是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对的打 错的打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骏马套着镶金的马鞍 在秋天里任意驰骋 这是诗人李贺借马喻人 为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却得不到重用发出呼喊 表达了一种不平则鸣的感慨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二 石灰吟 一身清白 1 石灰的特征 1 石灰吟 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咏物诗 作者处处以 自喻 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的节操的决心 2 填诗句 并选择 烈火焚烧若等闲 一词表明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A 千锤万凿B 烈火焚烧 明 于谦 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 A 这两句诗的

15、意思是 A 石灰石经历了千万次的锤击才被开凿出来 即使烈火焚烧它 它也一笑而过 B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的锤击 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常的事 烈火焚烧若等闲 不仅是在写烧石灰石 它还象征着 A 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 都从容不迫 视若等闲 B 志士仁人的不满情绪 B A 2 高尚的节操 1 写诗意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骨碎身也全然不怕 只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2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是作者直抒胸臆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A 千锤万凿出深山B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明诗人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A 粉骨碎身浑不怕B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A 3

16、判断对错 对的打 错的打 题目 石灰吟 的意思是赞颂石灰 作者表面上写的是石灰 实际上写的是人 千锤万凿 中的 千 万 是实指 表示锤击了一千次 一万次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 把物的特点和人的品格熔铸成一体 三 竹石 坚定顽强 1 识作者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创作的 2 竹子的特点 1 填诗句 并解释词语 咬定青山 立根原在 立根 破岩 清 郑燮 不放松 扎根 岩石的缝隙 破岩中 2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A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 一点也不放松 它把根深深地扎在岩石的缝隙中 B 竹子紧紧地依附着青山 青山让竹子显得更绿 生长得更茂盛了 3 判断对错 对的打 错的打 咬 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破岩 是说竹子十分厉害 能扎破岩石 A 3 竹子的精神 1 填诗句 并选择 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 的意思是 A 无数次的磨难和打击 B 一千次磨难 一万次打击 任 的意思是 A 任务 B 任凭 千磨万击还坚劲 A B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A 经受了千磨万击 还是那样坚韧挺拔 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都不能把它吹倒 B 竹子不怕风吹 无论刮什么风 都不能吹断竹子 A 2 判断对错 对的打 错的打 诗人用 千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