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6692022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4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组A级检修再鉴定试运及启动计划为了顺利完成5号机组A级检修后的分部试运和再鉴定工作,使分部试运和再鉴定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化进行,根据5号机组的检修进度和试运进度需要,经发电部专业人员充分讨论制定本计划,望各部门严格按计划组织开展工作,确保分部试运和再鉴定工作按计划进行。对于组织、协调、执行不力,造成工作拖后的部门,将按规定严格考核。特制订方案如下:一、组织措施:组 长:副组长: 成 员:发电部值长、发电部各专业高管、设备部各专业高管、集控运行人员、检修工作负责人及相关责任点检员组长职责:承担指挥和管理责任。副组长职责:负责再鉴定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再鉴定组成员职责:1、再鉴定组成员由发电

2、部值长、专业高管、集控运行人员、设备部专业高管、设备点检员、工作负责人担任。2、发电部专业高管负责对运行人员操作进行技术指导,对设备再鉴定结果提出意见。做好修前、修后设备分析。3、发电部运行人员负责执行两票三制,根据再鉴定要求操作和运行方式调整,对设备再鉴定结果提出意见并对再鉴定结果的真实性负责。对不符合质量要求、不满足运行规程的设备、系统不予接收。对修后设备无标牌、缺表计、现场设备周围有杂物等,有权不予进行再鉴定。4、设备部专业高管负责设备的技术管理,参加设备检修质量验证,对设备再鉴定结果提出意见。做好修前、修后设备分析。5、设备点检员负责设备检修的全过程管理,参加设备检修质量验证,提出再鉴

3、定标准,对设备再鉴定结果提出意见并对再鉴定结果的正确性负责。6、工作负责人对设备检修工作质量负责,参加设备检修质量验证,对设备再鉴定结果提出意见。7、电动阀门和气动阀门的再鉴定还要求热控、电气、机械人员同时参与。8、参加重要检修项目的验收工作。9、在生产副总经理主持下,组织机组修后试运、整体冷、热态验收工作。10、组织按照修后试验工作计划实施。二、技术措施:(一) 再鉴定工作过程控制 1、检修工作结束后,由检修负责人确认检修工作已结束,相关影响试运的工作票终结(或押回),系统(设备)连接完好,设备标识牌完整齐全,经过设备部点检员签字确认,并对运行人员做好必要的检修交底,最后将再鉴定申请单提交运

4、行人员交至值长处。2、再鉴定程序中,必须有明确的再鉴定标准。再鉴定标准随检修作业包一并下发或者由点检员在再鉴定记录表中注明。 3、再鉴定工作由检修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由点检员负责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其中涉及到热工联锁和保护时由运行人员按照规定提出投退申请,在相关专业都确认具备再鉴定条件时,将再鉴定申请单送至值长处,由值长安排运行方式调整,通知设备管理部高管(高管不在时由分管副部长代理)、点检员、工作负责人、监理、发电部高管(高管不在时由分管副部长代理)到场,组织进行再鉴定工作。 4、设备再鉴定结束后,各相关人员在再鉴定记录表上签字。再鉴定合格后,终结工作票。 5、设备再鉴定后不合格,不具备投运条

5、件,继续检修,重新执行再鉴定程序。再鉴定试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应由运行人员填写缺陷,责任部门应立即尽快消缺,消缺结束后重新进行再鉴定。 6、再鉴定申请单和再鉴定记录表均为一式两份,再鉴定结束后,由发电部和设备管理部各保持一份。发电部由专业高管保存,设备管理部由专业点检员保存。 7、设备再鉴定后,应及时恢复设备所有的临时措施,不能恢复的设备部点检应有相应的交代记录以便于运行管理。(二)再鉴定项目及要求1、所有泵、风机、电机、高低压开关、气动(电动)阀门(档板)等设备大修或解体检修后均需对设备进行品质再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所有辅机的热工回路进行检修工作后,必须进行相关的联锁试验,联锁试验正常

6、后方可投入运行。一运一备的重要设备进行任何检修后必须进行再鉴定。2、电机:凡进行拆接口线的电机(无法与对应设备解开的除外)均应进行转向试验;解体检修后的电机应进行空载试验。3、泵及风机:电机转向正确后(或空载试验结束后)连背靠轮并在连锁试验正常后带介质进行试转。4、阀门及挡板:检修后的气动(电动)阀门(档板)必须进行开关试验。5、高低压开关:整体检修后应于试验位置进行分合试验。6、电除尘作为一个整体修后做空升试验。7、热工逻辑回路进行修改后应进行相关逻辑的回路试验。8、继电保护回路进行修改后应进行相关保护的传动试验。9、以下设备检修后需进行功能再鉴定(是指检验投入正常运行后的设备,是否满足运行

7、要求,达到其设计和满足运行功能):泵类、阀门类(包括电动、气动的调节阀、截止阀、疏水阀等)、风门调节档板、保温等。10、再鉴定试验内容应包括相关的控制、指示、信号、报警、保护等附属设备。(三)再鉴定标准及管理1、转机再鉴定标准(1)转动设备检修后,检修后电机单体试运行时间不小于2小时,带机械整体试运时间不小于4小时。(2)电动机试转必须确保电动机部分检修已完工,并通知转动机械工作负责人,在确认电动机靠背轮脱开情况下方可进行电机单转,热工人员确认无闭锁条件,各保护正常投入,再鉴定成员在确认具备试运转条件后,进行电动机试转,并确定电机转向,确认转向正确,否则视为再鉴定不合格。(3)泵、风机、电动机

8、试运行期间,再鉴定成员负责监测转机的进出口压力、压差、流量、轴承温度以及电动机绕组温度和轴承温度,热控信号等。各参数合格与否由再鉴定成员根据相关标准执行。(4)再鉴定成员检查设备运行稳定性,有无异常噪音、轴承油位正常、泵组密封性能完好无异常泄露(盘根、轴承座、进出口法兰等)。(5)检修后的转机性能参数符合规程规定要求,并能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否则为不合格。(6)检查轴承声音正常,否则视为再鉴定不合格。(7)在再鉴定记录表中,有修前参数且优于合格标准按修前标准执行。如果修前参数低于合格标准或无修前参数,按如下标准执行:轴承温度标准轴承类型优良(A)合格(B)不合格滚动轴承607580滑动轴承55

9、7075电机轴承振动执行标准工作转速(rpm)优良(A)合格(B)不合格300020m且1.8mm/s30m且4.6mm/s30m或4.6mm/s15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10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750及以下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立式旋转设备轴承振动标准工作转速(rpm)优良(A)合格(B)不合格600n 20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375 n 6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

10、mm/s250 n 375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n25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卧式旋转设备轴承振动标准工作转速(rpm)优良(A)合格(B)不合格n 300020m且1.8mm/s30m且4.6mm/s30m或4.6mm/s2000n30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1000n20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n 100030m且1.8mm/s50m且4.6mm/s50m或4.6mm/s2、 电动(气动)阀门(挡板)再鉴定标准(

11、1)阀门操作灵活,执行机构、转向正确。(2)调节阀门做全行程开关试验,调门校验时应先将调整门切换至手动位置,手动摇动调整门全行程开关一次,然后将调门“手自”切换手柄置自动位置进行远控操作试验。远控操作时,分别进行间断和连续开关全行程试验各一次,调门的控制输出应与阀门的实际动作相一致,各个开关位置(0、25、50、75、100)指令和反馈偏差不超过2,开度反馈指示与实际开度应相符,并调整灵活无机械卡涩。(3)截止阀门开关三次正常。(4)阀门带压后严密不内漏,门杆不渗水。(5)将阀门行程记录在再鉴定记录表中。(6)气动阀门还应检查压缩空气管路、电磁阀、气缸等气动部件无漏气现象。(7)有远控、就地控

12、、手操的阀门,对远控、就地控制及手操都要进行全开全关试验,试验时,应有专人监视。电动门应记录全开、全关时间。有“中停”按钮的阀门、风门,还应试验“中停”正常。(8)校验时,极限开关、力矩保护正常,阀门开度指示与实际相符,远方与就地一致,信号显示正确。(9)电动门关闭后,需手动继续摇关以确认预留的手操关闭圈数是否符合制造厂规定,校验结束后,应将手动关闭的圈数开出,以防电动开不出。电动门如带有力矩保护的必须关闭严密(10)气开或气关式调门应进行断气试验,将调门的气源门关闭后:气开式阀门应在关断气源后阀门自动关闭;气关式阀门应在关断气源后阀门自动打开。(11)对所有阀门进行开关试验,各门开关应灵活,

13、无卡涩,无磨擦,无异音,各连杆和销子牢固可靠,无松动脱扣及弯曲现象,气动调节装置动作灵活,进气压力正常,无泄漏现象。有联锁的阀门,经“开”和“关”校验良好后,再进行联锁试验,使之正常。3、热工和电气二次回路的再鉴定由热工或者电气二次人员编写试验方案或试验操作票,发电部专业高管、设备与工程管理部专业高管、运行人员、热工人员参加。在确认检修工作结束后进行,在具备实际试验条件时,应采用真实的压力、水位、温度、电压、电流信号等保护联锁值检查热工和电气回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不具备实际试验条件时,可以采用短接信号或者加模拟信号等方法检查热工和电气二次回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采用短接信号或者加模拟信号等方

14、法检查前应首先检查和确认压力、水位、温度、电压、电流等信号测量元器件及回路正常。热工和电气二次回路的再鉴定记录采用热工班组和继电保护班组的再鉴定试验单。4、开关的再鉴定工作现场工作结束,检修人员交代具备开关再鉴定条件时,运行人员将开关送至试验位置,确认热工回路达到再鉴定条件时,由运行人员进行就地分、合闸正常后,进行远方分、合闸3次。5、 再鉴定不合格规定再鉴定试验时以下情况任一出现即为不合格(1)技术参数(例:振动、温度等)不合要求。(2)就地指示仪表、标志等附件不齐全。(3)发生需重新隔离、停运设备才能消除的工质泄漏。(4)开关分合三次,有一次不成功。(5)条件满足,对应联锁不成功。(6)热

15、工信号不正确。(7)电机反转。三、安全措施1、对于修后的设备进行启动试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检查设备的状态和启动条件,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2、现场运行机组与检修机组设置明显的物理隔离设施,进行试运设备、系统必须与运行设备、系统可靠隔离。3、公用辅汽系统解列及试运必须有明确的系统隔离点并挂“禁止操作”警示牌,操作时核对设备名称,提高监护级别。4、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三讲一落实”和危险点分析。5、检修工作结束后,工作票押至运行人员处,由维修人员准备再鉴定申请单和再鉴定记录表,经设备部专业责任点检员确定后交至值长处。由值长组织进行再鉴定工作。杜绝随意进行再鉴定工作。6、设备检修工作结束,维修人员有可以试运的书面交代。7、设备进行送电再鉴定前检查相关电气、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